东汉和帝刘肇陵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后汉书·殇帝纪》: 延平元年 (106),“葬孝和皇帝于慎陵,尊庙曰穆宗”。同书 《礼仪志》 注引 《帝王世纪》 曰: “在雒阳 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东南
又名报宁禅寺。北宋置,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建康府:半山寺,“半山报宁禅寺,王荆公故宅也。由东门至蒋山此为半道,故以半山为名。元丰七年公病既愈,乃请以宅为寺,因赐额为报宁禅寺”。《方
即今河北博野县北四十里小店镇。明万历《保定府志》卷2博野县图:北有小店村。(1)在河北省博野县北部。面积34.8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小店,人口3320。河边有店,村以店名。1953年设乡,
在今安徽祁门县东北二十里武亭水北岸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二》: 柏溪务 “在祁门县北。宋置,元废”。
在今四川攀枝花市东南红格乡。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置红卜苴土百户。
即今云南个旧市西南元江北岸水塘。明置水塘寨土寨长。
即无切县。治所在今越南南宁省宁平附近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建武十九年(43),“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,战士二万余人,进击九真贼,徵侧余党都羊等, 自无功至居风,斩获五千余人,峤南悉平”。古县名。西汉武
元置,在今福建明溪县。明于此置归化县。
①西汉元鼎三年(前114)置,属内史,四年(前113)为弘农郡治。治所在函谷关(今河南灵宝市北旧灵宝西南)。《寰宇记》卷6:“义取弘大农桑为名。”东汉灵帝改为恒农县,西晋复为弘农县。北魏改为恒农县,为
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治多县西北通天河南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“塞外贡马番族”:“住牧乌哈那哈地方白利族,距玉树族四百余里。”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