娘堡
西藏古代族部名。《西藏王统记》 载: 悉补野部落之裔聂赤,占据娘堡为首领。娘堡在隋、唐以前,为西藏最早的十余小邦之一,后被吐蕃兼并。地在今西藏林芝与波密县境娘曲河 (尼洋河) 流域。
西藏古代族部名。《西藏王统记》 载: 悉补野部落之裔聂赤,占据娘堡为首领。娘堡在隋、唐以前,为西藏最早的十余小邦之一,后被吐蕃兼并。地在今西藏林芝与波密县境娘曲河 (尼洋河) 流域。
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中右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达尔汗东南。
清初建,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旧街乡。清吴桭臣《宁古塔纪略》:“相传昔有兄弟六人,各占一方,满洲称六为宁古,个为塔,其言宁古塔,犹华言六个也。”顺治十年(1653)设宁古塔昂邦章京与副都统于此。康熙元
即今河南泌阳县北八十八里象河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山东滕州市西大坞镇。1946—1956年为凫山县治。
明置,属威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通化乡西甘溪。唐于此置乾溪守捉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威州: 乾溪堡在 “州西北五十里。即唐时乾溪守捉城也。……乾溪犹设堡,置仓,为戍守处”。在今四川省汶川县西北。唐为乾
①即黄崖峪关。在今天津市蓟县北四十里。②北宋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十五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茂州: “西北至黄崖关一十五里。”在天津市蓟县城北30千米。为长城著名关隘。两侧长城始建于隋代。关城
即今弥河,亦即古之巨洋水。源出今山东临朐县沂山西麓,北流径临朐县东,又北经青州市东,又东流径寿光县界,东北入海。《元史· 王磐传》: “磐亦乐青州风土,乃买田渳河之上。” 即此。
唐方镇名。广德元年 (763) 改滑卫节度使置,治所在滑州 (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)。领滑、亳 (今安徽亳州市) 二州。大历七年 (772) 改为永平军节度。唐方镇名。广德元年(763年)以滑卫节度
在今湖南桂阳县北九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1桂阳军: 宫市县城 “在平阳县北九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桂阳州 “晋宁城” 条下: “又宫市城,在州北九十里。《志》 云,东晋置县,寻废。今正史不载。或
①又名神山、神岭峰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二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 1顺天府: 驻跸山“山石刻驻跸二字,金章宗尝游此”。又 《方舆纪要》 卷11昌平州: “其山绵亘而北,凡二十里,石皆壁立。正北有石梯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