媲摩川
又名建德力河。即今新疆于阗县境之克里雅河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2瞿萨旦那国: “东行三十余里至媲摩城……媲摩川东入沙碛,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。”
又名建德力河。即今新疆于阗县境之克里雅河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2瞿萨旦那国: “东行三十余里至媲摩城……媲摩川东入沙碛,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。”
即今河北魏县南四十八里牙里镇。明正德《大名府志》卷1:大名县有牙里集。
①春秋狄人所建。又称鲜虞国。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。战国初期建都于顾(今河北定州市)。公元前406年为魏所灭。寻又复国,迁都灵寿(今灵寿县西北)。公元前323年与韩、燕、宋同时称王。公元前296年为赵
即今西藏拉萨市西郊罗布林卜。滨临拉萨河。藏语意为宝贝园林。公元1755年七世达赖始建,后屡经扩建,分为宫区、宫前区、森林区三个主要部分。为达赖喇嘛的夏宫。《清季筹藏奏牍》 第2册 《安成奏牍》: “窃
①即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十一里岩门镇。明置岩门巡司。清改驻县丞。②在今贵州黄平县东南岩门司。清顺治十年(1653) 改设岩门长官司。
北魏为防御北方柔然等部的侵扰,在京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市)东,阴山以南, 自西而东先后建立六个军事重镇:即沃野镇(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)、怀朔镇(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白灵淖尔乡城库伦古城)、武川镇(今内蒙古
1913年改登科府置,属边西道。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南洛须镇。次年属川边特别区。1939年属西康省。1955年属四川省。1978年撤销,并入石渠、德格二县。旧县名。本旧登科府,1913年裁府改县并改名。
古岛屿名。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海上之凌加卫岛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龙牙菩提“环宇皆山,石排类门。无田耕种,但栽署芋,蒸以代粮”。明费信《星槎胜览》作龙牙善提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龙牙交椅。
五代时筑,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潜江县: 高氏堤在 “县西北五里。五代时高氏所筑。起自荆门州绿麻山,至县南沱埠渊,延亘一百三十里,以障襄、汉二水,后屡经增筑”。
即铜锣关。在今四川重庆市东铜锣峡口北岸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江北厅: “东: 铜锣峡关,为水路门户。”
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2兴州鸣水县: 厨山 “在县南三里。极崇峻幽深,多木蜜,百姓资其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