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山
在今湖北黄州市北九十里,与新洲县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黄冈县:孔子山“在县东百里。俗传孔子自陈、蔡适楚时登此,盖传讹也”。
在今湖北黄州市北九十里,与新洲县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黄冈县:孔子山“在县东百里。俗传孔子自陈、蔡适楚时登此,盖传讹也”。
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十八里白沙街东。为明代木氏土司势力鼎盛时建。前为琉璃殿,建于永乐十五年(1417);后为大宝积宫,建于万历十年(1582),皆重檐歇山式建筑。大宝积宫旁有藏经楼,东北有大定
在今福建顺昌县西北,北接邵武市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3南剑州 《景物下》: 超华山 “在顺昌县西北五十里,有超华寺”。正德 《顺昌邑志》 卷1: 超华山 “在白水都。周围甚广,西北入邵武境。山之幽旷
又名长平山、照山、峨头岭。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鹤龄镇与苍溪县交界处之长林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昭化县:长宁山在“县西南九十里。上平下险,其上有池,清澈不竭。宋王智于此筑城据守,后王昭因其遗址立寨,驻兵保
清置,属太仆寺。驻地在喀喇尼敦井(今内蒙古太仆寺旗南)。《清一统志·牧厂》:太仆寺左翼牧厂“在张家口东北一百四十里喀喇尼墩井。东西距一百三十里,南北距五十里”。后废。清顺治以后置,由察哈尔游牧八旗的镶
在今河南新乡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新乡县:五陵冈在“县东北二十里。阜之大者有五,因名”。
明代西藏地名。其地即今西藏山南地区贡噶县。元末,大司徒伯木古鲁(帕主)万户长在乌思藏置十三个宗,公哥儿寨为十三宗之一,隶属于乌思藏都指挥使司。(1)在今西藏自治区贡嘎县西南贡嘎寺。明宣德元年(1426
①在今江苏靖江市南十里,长江北岸炮台圩。长江自泰兴市东南而来,过此折向东北,形势险要,江面亦最窄。旧设有炮台防守,与江南岸江阴黄田港炮台遥相对应,相距仅六里余,为江路咽喉。②即今江苏南通市西长江滨之天
清置,属西隆州。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东南隆或乡。有隆林营外委驻守。
唐长庆三年(823)改开江县置,属富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马江镇。《寰宇记》卷163龙平县:废马江县,“桂管观察使殷侑奏:以开州有开江县名同。按《图经》云:其江是后汉伏波将军马援所开,请改为马江县
在今陕西永寿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31永寿县: 南豳故城 “后魏时所筑。在县北据山,其东、西、南三面险绝,实控御之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