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宁南县

宁南县

1930年改披沙设治局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宁南县(披沙场)。1939年属西康省。取以在清宁远府之南为名。1955年改属四川省。


(1)旧县名。冀南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河北省宁晋县南部析置。以位县南得名。治耿庄桥,后迁素邱,1946年治东江村。1949年撤销宁南县,并入宁晋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四川省南缘,东邻云南省。属凉山彝族自治州。面积 1670.1 平方千米。人口17.4万。辖5镇、1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披砂镇。清嘉庆元年(1796年)置披砂千户所,属会理州永定营。光绪年间于六城坝置巧家县县佐,于披砂设会理县县佐。1929年置披砂设治局。1930年置宁南县,治今址,属四川省。以位于清宁远府之南,故名。1939年属西康省,1950年属西昌专区。1955年属四川省西昌专区,1968年属西昌地区,1978年属凉山彝族自治州。地处川西南山地螺髻山南支鲁南山。黑水河自西北入,斜贯县境,东南流入金沙江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荞麦、玉米。以油桐、甘蔗、桑蚕著名。中药材有续断、龙胆草、香茅草。有铁、锌、铅、铜及重晶石等矿。有制糖、缫丝、水泥、食品等工业。生丝为出口商品。西巧、会葫公路经此。有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巴江水

    指今四川之长江。《白居易集》卷11《南宾郡斋即事·寄杨万州》:“山上巴子城,山下巴江水。中有穷独人,强名为刺史。”

  • 剑池湖

    一名龙渊。在今浙江龙泉市南秦溪漠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龙泉县: 剑池湖在 “县南五里。周三十亩。相传欧冶子铸剑于此,号为龙渊。唐讳渊,改曰龙泉。宋宣和中改曰剑池湖。邑名本于此”。

  • 宁夏行中书省

    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置,治所在西夏故都中兴府(后改宁夏路,治今宁夏银川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,宁夏大部、内蒙古西部及青海、新疆部分地区。寻又于境内甘州分设甘肃等处行中书省。元贞元年(129

  • 青川溪

    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南白龙江支流下寺河、黄沙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平武县: “有青川溪,下流合白水,入嘉陵江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龙安府》: 青川溪,“ 《旧志》: 源出清潭 (塘) 岭,合白雄关山溪,下流

  • 南梁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

    又称南梁政府旧址。在今甘肃华池县 (柔远镇) 东六十六里四合台村寨子湾。旧址分三部分: 一在东崾岘,一在寨子湾,一在上崾岘。成犄角之势。1934年11月至1935年4月为陕甘边苏维埃政府 (又称南梁政

  • 雍奴

    又名邕奴。在今河北霸州市、永清、文安、大城及天津市静海县之间。《寰宇记》 卷69: “ 《水经注》 云: 雍奴亦薮泽之名。四面有水曰雍,澄而不流曰奴。” 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“水之南,南极滹沱,西至

  • 湖田古瓷窑址

   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东郊湖田村。湖田窑兴起于五代,经宋元至明中叶结束,历时六百余年。五代窑在村东,宋窑在村南,元、明窑在南河沿岸。五代产品以白釉器为最精。宋代以影青刻、印花器物为主。元代以黄、黑枢府器为多

  • 都山

    ①又名孤山。即望都山。在今河北唐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 18唐县: “孤山,盖都山也。”②亦作乌都山。即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北都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开元二十一年 (733),“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与

  • 徐家咀桥

    即今安徽太湖县东南徐桥镇。清乾隆《太湖县志》 卷2: 徐家咀桥在 “县南四十里。乾隆五年地方绅士捐输重建,名曰高桥。往来便之”。镇以桥名。

  • 东陈

    村名。在浙江省象山县城南部。属东陈乡。人口920。居姆岭东南,陈姓肇村,故名。产稻、棉花。公路通县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