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广县

安广县

①西汉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即今广西横县。南朝宋属宁浦郡。南齐为宁浦郡治。梁、陈时废。

②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析科尔沁右翼后旗地置,属洮南府。治所在解家窝堡(今吉林大安市西南新平安镇)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7:“其地旧为辽之安广军,即名。”1936年迁治今大安市西北安广镇。1954年改属吉林省。1958年撤销,与大赉县合并为大安县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。属郁林郡。南朝宋属宁浦郡。后省。南朝齐复置,为宁浦郡治。梁、陈时废。(2)古旧县名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以科尔沁右翼后镇国公旗垦地置,治解家窝保(今吉林大安市西南平安镇)。属洮南府。1936年徙治大安市西安广镇。1958年与大赉县合并,改设大安县。以两县各取一字得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铭陉

    在今山西灵丘县西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滱水“出(灵丘)县西北高氏山,……其水东南流,山上有石铭,题言‘冀州北界’,故世谓之石铭陉也”。

  • 五龙口

   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二》:五龙口“在济源县利丰渠西。即今永利渠。《府志》:五龙口即古枋口秦渠。魏司马孚垒石为门。隋怀州刺史卢贲引沁水灌田,名曰利民渠。唐节度使崔宏礼、刺史李元淳相继疏浚

  • 芦关

    即芦子关。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。唐杜甫《塞芦子》诗:“芦关扼两寇,深意实在此。”又称芦子关。在陕西省北部靖边县与安塞县接壤处,白于山东部南侧。近旁为延河源地。两旁崖壁峭立如门,河谷呈葫芦形,

  • 高楼山

    在今湖北应城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应城县: 高楼山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涢水滨,以峰峦层叠而名”。

  • 老君场

    即今四川南充市东老君镇。民国《南充县志》卷1:老君场“在县治东四十五里。俗名老君桥,因旧有老君观,前有废桥,故名。顺渠大道,创市于乾隆四十年”。

  • 芙蓉江

    ①在今江西南康县南章水之别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南康县:芙蓉江“在城南,即章水也。自大庾县东北流,至此澄渌泓深。江之南平沙横衍,数里皆民居,绕东山而下,村巷桥梁多以芙蓉为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

  • 阿剌脑儿

    一作阿剌诺尔。元时对今青海玛多县西扎陵湖和鄂陵湖的统称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河源附录》:河源火敦脑儿“群流奔辏,近五七里,汇二巨泽,名阿剌脑儿”。即今青海省玛多县西鄂陵、扎陵二湖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河源附录

  • 蔡村

    亦名南蔡村。即今天津市武清县北二十五里南蔡村镇。清设把总驻此。

  • 五翎州

    唐龙朔元年(661)置,属高附都督府。治所在葛逻犍城(今塔吉克斯坦库利亚布附近胡利布克)。8世纪中叶废。

  • 清水川戍

    南北朝时吐谷浑置,当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清水河注入黄河处附近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段国 《沙州记》: 吐谷浑于河上作桥,谓之河厉……甚严饰。桥在清水川东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