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福千户所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,属九溪卫。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。后废。
明置,治今湖南省桑植县。属岳州卫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桑植县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,属九溪卫。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。后废。
明置,治今湖南省桑植县。属岳州卫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桑植县。
又名永宁桥市。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张家楼。清同治《上海县志》卷1《镇市》:“永宁桥市,俗呼南张家楼。近年始成市。”在山东省胶南市中部。面积139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家楼,人口
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吐鲁番》:布干“在安济彦西南三十里。有城,周二里许。有泉,名哈毕尔噶”。
在隋唐东都皇城正门端门之南,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。《大业杂记》 载: 端门外大街 “一名天津街,阔一百步,道旁植樱桃、石榴两行,自端门至建国门,南北九里,四望成行,人由其下,中为御道,通泉流渠,映带其
即今云南镇雄县东北母享镇。明嘉靖五年(1526)于此置威信长官司。清置母亨巡司。
即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平水江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》:平水溪“在会稽县东南三十五里。镜湖三十六源之一也。唐咸通元年,浙东‘贼’裘甫,游骑至平水东小江。又光启二年,钱镠讨刘汉宏,将兵自诸暨趋平水,凿山通道五百
即大克穆河。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(安哥拉河口以南)。有二源,据《乾隆内府舆图》,北源为贝克穆河(今名大叶尼塞河),在萨彦岭南,纳诸水西流折南流,会华克穆河;南源为华克穆河(今名小叶尼塞河),在库苏古尔
①在今山东苍山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郯城县:石梁山“有巨石如梁,名天生桥”。②在今湖北宜城市西三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汉南县“有石梁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2襄阳府:石梁山“《南雍州记》云,石梁山
西藏古代族部名。亦作扬同。即象雄。分为大羊同、小羊同两部。《唐会要·大羊同国》:“大羊同,东接吐蕃,西接小羊同,北直于阗。……至贞观末,为吐蕃所灭。”大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北部及毗邻拉达克地区,小羊同
即今河北满城县西于家庄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完县图:西北有东于庄、西于庄。
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马营乡东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马营堡: 隺山 “在堡东二里。上多桧柏,一望森然。俗名东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