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静县
唐神龙元年(705)改弘静县置,属灵州。治所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。至德元年(756)改为保静县。
古县名。唐神龙元年(705年)改弘静县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附近。至德元载(756年)改名保静县。
唐神龙元年(705)改弘静县置,属灵州。治所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。至德元年(756)改为保静县。
古县名。唐神龙元年(705年)改弘静县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附近。至德元载(756年)改名保静县。
又称河间献王陵。在今河北献县城东北八里河城街乡。河间王刘德为汉景帝之子、武帝之兄,景帝前元二年 (前155) 封为河间王。《史记·五宗世家》 载: 河间献王德 “好儒学,被服造次必于儒者。山东诸儒多从
即周王城所在。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至王城公园一带。《左传》: 宣公三年 (前606),王孙满曰: “成王定鼎于郏鄏。” 即此。《史记· 周本纪》 正义: “ 《括地志》 云: 故王城一名河南城,本郏鄏
即东引山。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东引岛。
涑水河支流。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。《水经·涑水注》: “涑水又与景水合,水出景山北谷。……西北流,注于涑水也。”
今云南永德县北四十里小勐统镇。旧属镇康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唐武德五年(622)改管州置,治所在静乐县(今山西静乐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静乐县地。次年废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改管州置,治静乐县(今属山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静乐县一带。次年废。
明正统元年 (1436) 设巡抚宣府、大同,景泰二年 (1451) 另设大同巡抚,后时并时分。成化十四年 (1478) 始定设巡抚宣府地方,驻宣府镇(今河北宣化县)。辖北直隶延庆、保安两州及万全都司所
春秋时小国。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 成公十七年 (前574),“楚人灭舒庸”。古国名。西周、春秋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成公十七年(前574年):“楚人灭
①即今辽宁西丰县南凉泉镇。伪满康德五年 《西丰县志》 卷4: 凉泉 (镇) 在 “ (县) 南五十里”。②即今吉林珲春市西北图们江北岸凉水镇,隔江与朝鲜对境。清光绪 《珲春境内村屯里数》: 西 “凉水
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。《水经·沮水注》:“沮水又东南径驴城西、磨城东。又南径麦城西。……传云:子胥造驴、磨二城以攻麦邑。即谚云‘东驴、西磨,麦城自破’者矣。”《清一统志·荆门州》:驴城“在当阳县东南四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