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江
在今湖南常宁县西北三里。唐开元九年(721) 新宁县由麻州徙治于此。
在今湖南常宁县西北三里。唐开元九年(721) 新宁县由麻州徙治于此。
一作鄁。周武王封纣子武庚于邶,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三十里邶城村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。”注:“邶以封纣子武庚。”《诗经·邶鄘卫谱》:“自纣城而北谓之邶。”古国名。又作鄁。周武王封殷纣
战国至西汉时国名。主要在今贵州西部及北部,并包括云南东北,四川南部及广西北部部分地区。国都旧址迄无定论。近年来在今贵州赫章县西北可乐民族乡古遗址中发现大量珍贵文物,品位甚高。可乐在彝文古籍中称为 “柯
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曹州: 菏山 “以近菏泽而名。《旧志》 云,菏水源出于此”。
即马场湖。在今山东济宁市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济宁州:马肠湖“本名马常湖。旧与南旺、蜀山二湖相接, 故南旺亦兼马常泊之名”。
即今甘肃榆中县东南甘草店乡。光绪《大清直隶地舆全图》:金县(今榆中县)东南有甘草店。旧为驿道所经,商业发达。
唐“岭南五管”简称。辖境相当今广东、广西两省区及越南北部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永徽后,以广、桂、容、邕、安南府, 皆隶广府都督统摄,谓之五府节度使,名岭南五管。”其后广州都督府称号有变,而五管之名仍
南宋置,即今贵州黄平县治。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置兴隆卫于此。
在今山东桓台县西北境。《清一统志 ·济南府二》: 清沙泊 “在新城县西北二十五里。《县志》: 岔河之委,溢而成湖。又名落雁湖。中有界石,北为高苑,南为新城 (桓台)”。
即今山东禹城市西南辛寨乡。清嘉庆《禹城县志》卷2《街市》:城西南六十里有辛寨。
一名圣人岩。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44晋城县:“石人山在县东南八十八里,有双石高标类人形。”在河南省中西部鲁山、嵩县、南召三县交界处。为外方山主峰,最高峰蛤蟆石,海拔 2153 米。为汉水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