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关山
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 宝关山 “在白井司西一里。山高百仞,为行盐要路。土人以盐为宝,因名宝关”。
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 宝关山 “在白井司西一里。山高百仞,为行盐要路。土人以盐为宝,因名宝关”。
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47远安县:“百井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。高三千五百丈, 有清泉数十, 汲之, 可饮。因名百井。”
一作仓池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,汉长安城中。《三辅黄图》卷4引《旧图》曰:“未央宫有沧池,言池水苍色,故曰沧池。”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池中有渐台,汉兵起,王莽死于此台。”
在今陕西宝鸡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5宝鸡县: 箕谷水 “出箕谷中,北流入渭”。
在今湖南长沙市芙蓉区浏正街南侧。为西汉长沙王刘发筑。刘发于汉景帝二年(前155) 被封为长沙王,在位二十八年,谥号定王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23潭州: 定王台 “俗传定王载米搏长安土,筑台于此,以望其母唐
北宋置,属浦城县。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北渔梁。因渔梁山而得名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 南宋建炎三年 (1129),“韩世忠与苗傅交战,自衢、信进至渔梁驿”。即此。北宋置,即今福建省浦城县西北渔梁。因渔梁山而得名
即今湖南宜章县东北六十里赤石乡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广东省海丰县西部偏南。面积278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赤石,人口 2200。驻地初名日隆圩,清中叶改今名。镇以驻地为名。1953年属鲘
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(百灵庙)西南乌兰忽洞乡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5喀尔喀右翼部:喀尔喀右翼旗“西至乌兰户特图克”。
西汉初置侯国,后改县。属广平国。治所在今河北任县西南二十七里。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汉高帝封毛释之为“张节侯”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地节二年(前68年)封赵顷王子刘嵩为张侯,后改为县,治今河北省
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浦城县: 保安寨在 “县西北四十余里船山上。宋置”。
在今福建浦城县西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浦城县: 驻岭 “岭极高峻,路出崇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