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魏邑。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北。《水经·洞过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:梁惠成王九年(前361),“与邯郸榆次、阳邑”,即此。汉置阳邑县。古邑名。战国魏邑。在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北。《古本竹书纪年》:周显王八年
唐置,寄治朔方县界。约在今陕西靖边县境。唐羁縻都督府。以回纥部族置,始建年代及地域无考。永淳、垂拱时突厥、铁勒相继叛唐后,侨治夏州朔方县(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)界,属夏州都督府。
古燕然山。即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。《元秘史》 作康孩。《元史》 作杭海、沆海。蒙古语意为橐驼。为色楞格河、鄂尔浑河发源地。
亦作鄢水。即今湖北西北汉水支流蛮河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1: 襄州南漳县有漹水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2襄阳府: 漹水,“ 《皇朝郡县志》 云: 在中庐镇”。即“鄢水”。
在今河北沽源县东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 神瑞二年 (415) 五月,“辛酉,次于濡源,筑立蜯台”。即此。
1921年析五常县置,属吉林省滨江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河镇。1927年改为苇河县。1922年由同宾县析置,治苇沙河(今黑龙江尚志市东南苇河)。1927年升县,并改名苇河县。
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井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平山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7房山县: “因县北房山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恒山郡。唐属恒州,至德元年 (756) 改为平山县。②元至元二十七年 (1290)
古族名。又作州靡、余靡、寿麻。《吕氏春秋·任数篇》:“西服寿靡”。高诱注:“寿靡,西极之国,靡亦作麻。”《山海经·大荒西经》 有“寿麻之国”。战国时期,寿靡约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带。
在今江西新干县南,临江。《陈书·周文育传》: 南朝梁末,广州刺史萧勃举兵,别将欧阳頠“退入泥溪,作城自守”。即此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吉州新淦县: 泥溪城 “在县南四十里”。
在今四川简阳市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:小桃源“在郡治望湖楼东,天水相接,放目无际,遥见云顶,耸翠半空,为西州第一。以桃花最多,故以小桃源扁之。又叠石作武陵洞口之状,迥然与尘寰相隔矣”。又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