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军石关
明置,属密云县。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四十四里靠山集乡北将军关。长城关隘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密云县: 峨嵋山寨 “其东曰黄松峪关、将军石关,自将军石而北十三里曰夹城岭”。即此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明置,属密云县。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北四十四里靠山集乡北将军关。长城关隘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密云县: 峨嵋山寨 “其东曰黄松峪关、将军石关,自将军石而北十三里曰夹城岭”。即此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①秦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四里汉水之北。东汉为西城郡治。三国魏黄初二年(221)为魏兴郡治。晋属魏兴郡。北魏移治汉水之南,即今安康市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)废。隋义宁二年(618)复改金
在今四川理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杂谷厅》:风流岭“在厅东南。旧有风流部蛮居其下。《元统志》:威州北至后番对如界大风流五十里,西北至后番界小风流一百里”。
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南。民国 《河南通志》 卷52象庄: “俗传汉时西僧以象驮经来洛阳。后化为石。今尚存。”
宋大理置,属弄栋府。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西部,现已成官屯水库。元代废。大理前期置,治今云南省姚安县西北。约废于蒙古宪宗时。
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。清时松溪县丞驻此。即今福建省松溪县东北旧县。清松溪县丞驻此。
①秦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。西汉废入荡阴县。三国魏复置,属魏郡。东魏天平初废入邺县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置,属相州。移治今安阳市。大业初为魏郡治。唐为相州治。金明昌三年(1192)为彰
南明永历二年(1648)改蒙自县置,治所即今云南蒙自县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)复名蒙自县。
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。为滹沱河、汾河分水岭。《寰宇记》卷42忻州秀容县:“系舟山,尧遭洪水系舟于此,在县南四十里。”即此。又称小五台、丛蒙山。在山西省太原市东北。绵亘于定襄、忻州、阳曲三县市交界处。相传
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6)由龙岩县东西洋巡司及永安、大田两县部分地置,属漳州府。治所即今福建漳平市西北双洋镇。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东西洋,“今宁洋县治。……以巡司为县治, 以东西洋皆安静为名”。清雍
在今河南新县南。为小潢河发源处。《水经· 淮水注》: 黄水 “出黄武山,……东北入于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