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东坝关
明置,属安县。在今四川安县西南晓坝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安县:“东(南)有小东坝关。”清嘉庆《安县志》卷12:小东坝关“一名晓坝关,在县西三十里。防羌番由千佛山窜入茶坪而设。古有关,今废”。
明置,属安县。在今四川安县西南晓坝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安县:“东(南)有小东坝关。”清嘉庆《安县志》卷12:小东坝关“一名晓坝关,在县西三十里。防羌番由千佛山窜入茶坪而设。古有关,今废”。
春秋晋邑,即今山西沁县南三十五里古城。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 “晋伯如晋,晋人讨其贰于楚也,执诸铜鞮。” 即此。后置铜鞮县。古邑名。即今山西省沁县南古城。春秋时属晋。《左传》成公九年(前582年):郑伯
一名郑公渡。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阳岐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二》:阳崎渡“在侯官县西南。波流最险。元郑潜造舟济之,有石刻曰郑公渡”。
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四十里前田庄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4: 龙且城 “ (潍) 水西即且冢,冢南曰梁台,韩信囊沙壅水之地,亦曰城阴城”。
又作左蠡。城名。东晋卢循所筑,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左里镇。《晋书·卢循传》:义熙六年(410),卢循为刘裕所败,“欲遁还豫章,悉力栅断左里”。即此。里,又作蠡(《太平寰宇记》),因在彭蠡湖(今鄱阳湖)之
①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属岷州。即今甘肃宕昌县治。金于此置宕昌驿,为纲马憩息之所。②即今甘肃岩昌县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二》:岩昌砦 “在 (岷) 州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在今河南开封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开封府祥符县:汴故宫“在府城内正北。朱梁始都此,曰建昌宫。石晋改为大宁宫。周显德中,尝修治之。宋营缮益广,谓之大内。正殿曰大庆,其别殿以数十计。又有苑内诸殿,绵延相属
古国名。在今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: “麻叶瓮,在西南海中。永乐三年十月遣使赍玺书赐物,招谕其国。”
即今河北三河市南二十里皇庄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46三河县图: 南有皇庄镇。在河北省三河市东南部。面积65.4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皇庄,人口3480。包括后曹庄、西小街、黄庄、德圣
指今越南南部义平省东南之归仁县。《元史·占城传》: 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,唆都领军回,“江淮省所遣助唆都军万户忽都虎等至占城唆都旧制行省舒眉莲港,见营舍烧尽,始知官军已回”。
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禹王城。《春秋》: 桓公五年 (前707),“城祝丘”。即此。西汉置即丘县。古邑名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。《春秋》桓公五年(前707年):在祝丘筑城。即此。西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