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小军山

小军山

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南军山镇北。《水经·汉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小军山南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欠对山

    又作次对山。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,为大兴安岭南段。《隋书·北狄传》:“南室韦……土地卑湿, 至夏则移向西北贷勃、欠对二山,多草木,饶禽兽,又多蚊蚋,人皆巢居以避其患。”古山名。又作次对山。即今黑

  • 昌成

    即昌城。战国赵地,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。《史记· 赵世家》: 孝成王十年 (前256),“燕攻昌成”,即此。西汉置昌成县。即“昌城(1)”。

  • 华阳站

    元置,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南华阳。

  • 万第镇

    即今山东莱阳市东南四十里万第镇。民国《莱阳县志》卷1有万第镇。在山东省莱阳市东部。面积151.2平方千米。人口6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前万第,人口7000。该村明初形成聚落。因地处玩山沟前低洼处,取村名

  • 河北三镇

    亦称河朔三镇。唐安史之乱后黄河以北卢龙 (治幽州,在今北京城西南)、魏博 (治魏州,今河北大名县东北)、成德 (治恒州,在今河北正定县) 三镇的合称。即“河朔三镇”。

  • 南巫里

    即蓝无里国。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哥打拉夜一带。《明史·外国传七》: “南巫里,在西南海中。永乐三年遣使赍玺书、綵币抚谕其国。六年,郑和复往使。九年,其王遣使贡方物,与急兰丹、加异勒

  • 石跋镇

    在今安徽和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和州》:石跋镇“在州东北三十里。宋开禧中,州守周虎尝筑石跋城于浮沙河口之北,即此”。

  • 鲍陂

    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。隋开皇年间改为杜陂。《隋书·高祖纪》: 开皇五年九月,“改鲍陂曰杜陂,霸水为滋水”。《清一统志 ·西安府一》: 皇子陂 “ 《县志》: 又有鲍陂,在 (咸宁) 县南凤栖原东南”。

  • 永陵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。明十三陵之一,位于景陵东南三里阳翠岭。为明世宗朱厚熜之陵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上:永陵“在十八道岭,嘉靖十五年改名为阳翠岭,距长陵东南三里”。其规模小于长陵,但结构精巧为

  • 鸣鹤场

    北宋置,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二十八里鸣鹤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5: 明州慈溪县有 “鸣鹤一盐场”。因海涂北却,清乾隆时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