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尖山

尖山

①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北五十里。今名尖山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迁安县:尖山“群峰攒列,顶有石砦,环以二泉。其南有赤岭,有泉出焉,亦曰赤崖泉,即沙河之源也”。

②在今山西右玉县威远堡镇以西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庄宗纪》:五代唐同光三年(925)九月,“幸尖山射雁”。《清一统志·朔平府》:尖山“在平鲁县北威远城西四十里”。

③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乡宁县:尖山“在县东南二十里。以山势耸拔而名”。

④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九溪卫“天马山”条下:“又有尖山,山峰尖耸,绝顶有泉。”

⑤在今湖南望城县东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3潭州:尖山“在长沙西。一名圭峰。谶云:‘尖山青,宰相生’”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55:尖山“在长沙县西,距湘江十五里。巍然一峰,秀出天表。又名圭峰”。

⑥在今广东徐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徐闻县:尖山“在县北九十里。尖耸出群山之上”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尖山“一名尖山岭。于群山之中巍然特起,其巅有小泉极清”。

⑦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尖山“在阳江县南稍东十五里。峰小而锐,莲塘河流经其下”。

⑧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环县:尖山“在县东百里。其山高耸,因名”。

⑨古地名。即今加里曼丹岛西面海上之淡美兰群岛。一说指今菲律宾巴拉望岛上的曼塔林加占峰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尖山“自有宇宙,兹山盘据于小东洋,卓然如文笔插霄汉,虽悬隔数百里,望之俨然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陌

    《三辅黄图》卷2引《三辅旧事》云:“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。”后遂泛指都城中的大路。唐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三条九陌丽城隈,万户千门平旦开。”亦指田间的道路。汉长安城中有八街、九陌。见《三辅黄图》卷二引《三

  • 柴汶水

    一名淄水。上源即今新泰市西北羊流河,西南流合今小汶河,西经柴县北,折西北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大汶河。《水经· 汶水注》: “汶水又南,左会淄水。水出泰山梁父县东……淄水又径梁父县故城南,淄水又西南径柴县

  • 三道岭驿

    清光绪年间置,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三道岭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哈密厅:三道岭驿,“回语呼塔勒齐。注:言有寄居人也。旅店一,居民十家,泉甘流畅。按三道岭为西行穷八站之首”。

  • 忽儿珊

    亦作呼罗珊。今伊朗东北霍腊散一带。《辽史·天祚本纪》: 耶律大石率大军 “至寻思干,西域诸国举兵十万,号忽儿珊,来拒战。……三军俱进,忽儿珊大败,僵尸数十里”。

  • 唐行镇

    又名横溪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治青浦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青浦县 “青浦旧县 “条下记: “今县治即唐行镇。亦曰横溪,以临横泖上也。元初为大姓唐氏所居,商贩竹木,因名唐行。明初置新泾税课局。又上海

  • 龙源县

    唐贞观十二年(638)置,属环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水源镇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二年(63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水源。属环州。唐末后废。

  • 巫水

   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。为沅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城步县:巫水“源出巫山,分为二派:东经县东七十五里之威溪,入于资江;西经城南之南江,又西经城西三十里之乌龙江,入靖州会同县之洪江”。即“7

  • 达浒市

    即踏浒市。今湖南浏阳市东北达浒乡。

  • 雷州路

    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升雷州安抚司置,为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。治海康县 (今广东雷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、湛江、遂溪、徐闻等县市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为雷州府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

  • 托克河

    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,为结雅河上源之一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8:托克河“蒙古语,托克,定也。(黑龙江)城西北一千六百四十里。源出兴安岭,东南流入精奇哩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