尹隆河
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。清同治六年(1867)正月十五日,清军刘铭传攻捻军任柱、赖文光部于尹隆河。即此。
古水名。在今湖北省京山县西南。清同治六年(1867年),清军刘铭传攻捻军任柱、赖文光部于尹隆河,即此。
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。清同治六年(1867)正月十五日,清军刘铭传攻捻军任柱、赖文光部于尹隆河。即此。
古水名。在今湖北省京山县西南。清同治六年(1867年),清军刘铭传攻捻军任柱、赖文光部于尹隆河,即此。
明置,即今陕西凤县东北一百零二里东河桥。
西汉筑,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8虔州大庾县引《南康记》云:“前汉南越不宾,遣监军庾姓者讨之,筑城于此,因以为名。”隋开皇十年(590)置为大庾县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大庾故城,“《县志》
亦名印山、石宝山。在今四川忠县东北长江北岸石宝寨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1咸淳府:石宝山“在临江县东五十里”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1忠州;石宝山“在州东五十里。一名玉印山”。道光《忠州直隶州志》卷1:玉印
在今江苏盐城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盐城县:沙冈“南抵县西十八里之冈门镇,东北距海,延袤五六十里”。
北周武帝时改朐䏰县置,属巴东郡。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。唐属夔州。《新唐书·成汭传》:乾宁三年(896),攻下夔州,“率(许)存泝江略云安,(王)建将皆奔”。即此。北宋为云安军治。元
即今福建长汀县东北馆前镇。元置馆前站。明洪武初改为驿。
亦名朔龙山。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8内江县:“城西二里化龙山麓,旧县址也。有长生观,凌风龛及冷然洞。咸淳中,郢有朱真人者,栖其中修炼,有吐纳之术。”又称华龙山。在陕西省南部,平
北魏孝昌三年 (527) 置,治所在南新丰县 (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里)。北周建德二年 (573)废。北魏孝昌三年(527年)置,治南新丰县(西魏改名渭南县,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)。属雍州。辖今陕西省渭南
①在今甘肃礼县东南三十里。清乾隆《直隶秦州新志》卷2礼县:水磨川“地有水磨故名。今新置有店铺,乃蜀陇孔道”。②一名郭河。即今甘肃永昌县、金昌市境之金川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永昌卫:水磨川“水势汹激,能
明置,属永宁卫。即今北京市延庆县东七十六里四海镇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三》:四海冶堡“旧尝冶铸于此, 以有四水合流,名四合冶。元时往来上都,恒取道于此,后讹为四海冶。明天顺八年筑堡”。清于此设守备驻防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