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山前

山前

古地区名。从五代至宋、金,习惯上将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、军都山、燕山迤南地区,统称为山前。初无确定的地域,至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后,才有山前八州的名目。北宋末年所称山前,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南失地全部,当时曾预将山前燕山一府,涿、檀、平、易、营、顺、蓟、景、经九州之地置燕山府路,相当今河北省大清河以北、内长城以南地区。


古地区名。五代至宋、金,将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,军都山、燕山迤南地区,统称为山前。石敬瑭割幽蓟十六州时,有山前八州的名称。北宋末年所称山前范围扩大,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南失地全部。当时曾将山前一府(燕山)九州(涿、檀、蓟、顺、易、平、营、经、景)之地置燕山府路,相当今河北省大清河以北、内长城以南地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涧壁镇

    即谏壁镇。今江苏镇江市东南谏壁镇。宋马令 《南唐书·卢绛传》: 绛 “入金陵,诣后主上书,陈京口至涧壁要冲之地,宜立栅屯戍”。

  • 天生池

    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永宁宣抚司:天生池在“司西北六十里。四面山绕,水积于中,不假穿凿,故名”。

  • 李天木庄

    即今河北沧县东北四十五里李天木回族乡。清乾隆《沧州志》疆域图:东有李天木庄。

  • 仁和郡

    西魏置,治所在贵平县(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镇金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西魏末年置,治贵平县(今四川简阳市西南)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定日

    在今西藏定日县 (协嘎尔) 西一百四十里。为藏南重地。清代称定日汛,有重兵驻防。松筠 《西招纪行诗》 注: “定日汛岔路有三: 一西北行四日至宗喀,自宗喀西南行三日,可抵洛咙边隘; 一西行二日即抵聂拉

  • 函冶

    春秋晋邑,在今河南孟县西北。《战国策·西周一》: “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北。

  • 水磨沟

    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北水磨河。有泉出石穴,水势奔涌。旧多设水力磨于此,因名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79:迪化县“城东十里水磨沟。水木明瑟为近郊胜地”。(1)景区名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东北部。风

  • 大渡口镇

    又名锦衣镇。即今四川纳溪县西长江岸大渡口镇。清嘉庆《江安县志》卷1:大渡口“县东五十里佛渡场”。1950年划归纳溪县,为县著名大镇。(1)在安徽省东至县北部、安庆市区对岸。面积100.2平方千米。人口

  • 兴县

    明洪武二年(1369)降兴州置, 九年(1376)属岢岚州。治所即今山西兴县。清属太原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部、黄河东岸、吕梁山西麓,西临陕西省。属吕梁市。面积 31

  • 郭多城

    又作果多城。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以西十余里。清乾隆 《盛京通志》 卷32: “国语 (满语) 郭多,鱼跃也。(齐齐哈尔) 城西七十里,周围一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