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山西省

山西省

清改山西布政使司置,治所在太原府(今山西太原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。


简称晋,别称山右、河东、三晋。在中国中部,位于黄土高原东端太行山与黄河中游峡谷之间。因地处太行山之西得名。面积15.6万平方千米。人口3268 万。辖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长治、晋城、朔州、忻州、晋中、临汾、运城、离石11地级市及23市辖区、11县级市、85县。省人民政府驻太原市。相传“尧都平阳”、“舜都蒲坂”、“禹都安邑”均在省内。夏为冀州地。商代有唐、缶、虞、黎、箕、亘等方国。西周有晋、黎、潞、徐、贾、霍、杨、赵、郇、耿、虞、魏等诸侯国。春秋为晋国地。战国为韩、赵、魏三国地。秦置太原、河东、上党、雁门、代五郡。西汉为河东、雁门、太原、西河、上党、代六郡。东汉末年河东郡属司隶校尉部,太原、西河、上党、雁门、定襄五郡属并州,代郡属幽州。山西北部为羌胡占领。三国属魏司州,领平阳、河东二郡,并州领雁门、新兴、太原、西河、乐平、上党六郡。西晋末年历属汉、后赵、前燕、代、前秦等国。北魏置泰、恒、肆、并、汾、建、晋、东雍、南汾等州。北周置勋、邵、晋、虞等州。北齐置恒、朔、显、肆、并、晋、建、汾、蔚、东雍、南汾、西汾、北朔、南朔、北蔚、北灵等州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州为郡,有马邑、楼烦、雁门、离石、文城、龙泉、太原、西河、上党、长平、临汾、绛、河东等郡。唐属河东道,领太原、河中二府及云、朔、代、蔚、岚、辽、宪、石、忻、沁、汾、隰、慈、晋、绛、潞、泽等州。北宋属河东路,领太原、隆德、平阳三府和代、忻、汾、辽、泽、绛、慈、隰、石、岚、宪等州,庆祚、威胜、平定、宁化、岢岚、火山、保德等军;永兴军路领河中府和解州。北部属辽西京道的大同府和应、朔、蔚等州。元属中书省,领大同、冀宁、晋宁三路。元建都大都(今北京市),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,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,属中书省,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设山西等处行中书省,九年改行中书省为山西布政使司,领大同、太原、汾州、潞安、平阳五府。清为山西省,领大同、朔平、宁武、太原、汾州、潞安、泽州、平阳、蒲州等九府,保德、代、平定、忻、辽、隰、霍、沁、解、绛十州。1914年辖雁门、冀宁、河东三道。1927年废道。1938年1月以五台山为中心成立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。1940年2月在兴县成立晋西北行政公署。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太原成立。辖忻县、兴县、榆次、汾阳、长治、临汾、运城等专区。其后省内行政区划多变。至2004年行政区划始成今状。东部是以恒山、五台山、太行山、太岳山、中条山为主体的山地和山间盆地区,西部是以吕梁山为主体的山地和吕梁山西麓黄土高原区,中部有大同、忻定、太原、临汾、运城等盆地。黄河、汾河、沁河、桑干河、滹沱河、漳河、涑水河、昕水河流经境内。属中温带-南温带半湿润-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。年平均气温3~14℃,1月平均气温-16~-2℃,7月平均气温19~28℃。年平均降水量 350~700毫米。农业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高粱、大豆、棉花、莜麦、土豆、薯类、油料作物等。晋南是主要的麦、棉产区,晋西北有畜牧业。矿产资源丰富,煤、铁、铜、铝土储藏量占居国内前列,有“煤铁之乡”之称;此外还有耐火黏土、石灰石、石膏等。是中国著名的能源重化工基地,有煤炭、冶金、机械、重化工、电力、纺织、建材、电子、酿造、食品等工业。交通有同蒲、石太、太焦、大秦、侯月、侯西、京包、京原、邯长、神朔、阳涉、太古岚等铁路和石太高速公路及108、109、207、208、209、307、309国道为省内外交通干线。有山西大学、山西财经大学、山西医学院、山西工业大学、山西农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百余所。大同、平遥、代县、祁县、新绛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山西素有“中国古代建筑宝库”的称誉,名胜古迹有五台山、北岳恒山、黄河壶口瀑布、阳泉娘子关瀑布、大同云冈石窟、华严寺、太原晋祠、永祚寺、解州关帝庙、芮城永乐宫、永济普救寺、洪洞广胜寺、平遥古城、双林寺、镇国寺、隰县小西天、恒山悬空寺、应县木塔、祁县民俗博物馆、定襄河边民情馆,还有庞泉沟、芦芽山、历山、蟒河自然保护区等,其中平遥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尚岛

    在今辽宁大连市西北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: 和尚岛在 “ (金州卫) 城南二十里”。

  • 精绝国

   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精绝城 (今新疆民丰县北尼雅遗址)。东汉时为鄯善所并。西域古国名。王治精绝城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北、克里雅河以东沙碛中。西汉神爵二年(前60年)后属西域

  • 华里

   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孙皓建衡三年(271),“皓举大众出华里,皓母及妃妾皆行,东观令华覈等固争,乃还”。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。三国吴建衡三年(271年),孙皓误信谶

  • 坪上集

    一作平上集。即今山东莒南县东坪上镇。民国 《重修莒志》 卷41 《民社志· 氏族下》: 十区坪上陈氏 “始祖某于明洪武年间,由淮东庙湾庄迁莒坪上”。

  • 马佐拉

   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南一百六十多里。“马佐”,藏语意为红色山包,“拉”意为山口。马佐拉是从乌热翻越喜马拉雅山赴印度尼提一带的山口之一。

  • 保塞军

    ①唐方镇名。中和二年 (882) 置,治所在延州 (今陕西延安市东)。光化元年 (898) 改名宁塞军。②北宋建隆元年 (960) 置,治所在清苑县 (今河北保定市)。太平兴国六年 (981) 改为保

  • 独山镇

    ①即今安徽六安市西南独山镇。明万历 《六安州志》 卷2 《集》: 独山湾在 “西南六十里”。②即今湖北黄梅县东独山镇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二》: 独山镇 “在黄梅县东二十里”。(1)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

  • 明水塘

    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北明水满族乡。

  • 平越州

    清嘉庆三年(1798)改平越府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福泉、瓮安、余庆、湄潭等县地。1913年废。清嘉庆三年(1798年)改平越府置直隶州,治今贵州省福泉市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福

  • 伯颜迷站

    明初改元不牙迷站置,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伯颜迷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