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山西省

山西省

清改山西布政使司置,治所在太原府(今山西太原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。


简称晋,别称山右、河东、三晋。在中国中部,位于黄土高原东端太行山与黄河中游峡谷之间。因地处太行山之西得名。面积15.6万平方千米。人口3268 万。辖太原、大同、阳泉、长治、晋城、朔州、忻州、晋中、临汾、运城、离石11地级市及23市辖区、11县级市、85县。省人民政府驻太原市。相传“尧都平阳”、“舜都蒲坂”、“禹都安邑”均在省内。夏为冀州地。商代有唐、缶、虞、黎、箕、亘等方国。西周有晋、黎、潞、徐、贾、霍、杨、赵、郇、耿、虞、魏等诸侯国。春秋为晋国地。战国为韩、赵、魏三国地。秦置太原、河东、上党、雁门、代五郡。西汉为河东、雁门、太原、西河、上党、代六郡。东汉末年河东郡属司隶校尉部,太原、西河、上党、雁门、定襄五郡属并州,代郡属幽州。山西北部为羌胡占领。三国属魏司州,领平阳、河东二郡,并州领雁门、新兴、太原、西河、乐平、上党六郡。西晋末年历属汉、后赵、前燕、代、前秦等国。北魏置泰、恒、肆、并、汾、建、晋、东雍、南汾等州。北周置勋、邵、晋、虞等州。北齐置恒、朔、显、肆、并、晋、建、汾、蔚、东雍、南汾、西汾、北朔、南朔、北蔚、北灵等州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州为郡,有马邑、楼烦、雁门、离石、文城、龙泉、太原、西河、上党、长平、临汾、绛、河东等郡。唐属河东道,领太原、河中二府及云、朔、代、蔚、岚、辽、宪、石、忻、沁、汾、隰、慈、晋、绛、潞、泽等州。北宋属河东路,领太原、隆德、平阳三府和代、忻、汾、辽、泽、绛、慈、隰、石、岚、宪等州,庆祚、威胜、平定、宁化、岢岚、火山、保德等军;永兴军路领河中府和解州。北部属辽西京道的大同府和应、朔、蔚等州。元属中书省,领大同、冀宁、晋宁三路。元建都大都(今北京市),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,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,属中书省,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设山西等处行中书省,九年改行中书省为山西布政使司,领大同、太原、汾州、潞安、平阳五府。清为山西省,领大同、朔平、宁武、太原、汾州、潞安、泽州、平阳、蒲州等九府,保德、代、平定、忻、辽、隰、霍、沁、解、绛十州。1914年辖雁门、冀宁、河东三道。1927年废道。1938年1月以五台山为中心成立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。1940年2月在兴县成立晋西北行政公署。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太原成立。辖忻县、兴县、榆次、汾阳、长治、临汾、运城等专区。其后省内行政区划多变。至2004年行政区划始成今状。东部是以恒山、五台山、太行山、太岳山、中条山为主体的山地和山间盆地区,西部是以吕梁山为主体的山地和吕梁山西麓黄土高原区,中部有大同、忻定、太原、临汾、运城等盆地。黄河、汾河、沁河、桑干河、滹沱河、漳河、涑水河、昕水河流经境内。属中温带-南温带半湿润-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。年平均气温3~14℃,1月平均气温-16~-2℃,7月平均气温19~28℃。年平均降水量 350~700毫米。农业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高粱、大豆、棉花、莜麦、土豆、薯类、油料作物等。晋南是主要的麦、棉产区,晋西北有畜牧业。矿产资源丰富,煤、铁、铜、铝土储藏量占居国内前列,有“煤铁之乡”之称;此外还有耐火黏土、石灰石、石膏等。是中国著名的能源重化工基地,有煤炭、冶金、机械、重化工、电力、纺织、建材、电子、酿造、食品等工业。交通有同蒲、石太、太焦、大秦、侯月、侯西、京包、京原、邯长、神朔、阳涉、太古岚等铁路和石太高速公路及108、109、207、208、209、307、309国道为省内外交通干线。有山西大学、山西财经大学、山西医学院、山西工业大学、山西农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百余所。大同、平遥、代县、祁县、新绛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山西素有“中国古代建筑宝库”的称誉,名胜古迹有五台山、北岳恒山、黄河壶口瀑布、阳泉娘子关瀑布、大同云冈石窟、华严寺、太原晋祠、永祚寺、解州关帝庙、芮城永乐宫、永济普救寺、洪洞广胜寺、平遥古城、双林寺、镇国寺、隰县小西天、恒山悬空寺、应县木塔、祁县民俗博物馆、定襄河边民情馆,还有庞泉沟、芦芽山、历山、蟒河自然保护区等,其中平遥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萧峰

    又称紫霄峰,亦称萧史峰。在今江西新建县与南昌市湾里区梅峰之间。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婿萧史与秦女弄玉在此吹萧引凤处。《水经·赣水注》: 洪崖“西有鸾冈,洪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。冈西有鹄岭,云王子乔控鹄所径处也

  • 云际岭

    在今福建光泽县东北,北接铅山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光泽县“杉岭”条下:“又云际岭,在县东北百四十里,接江西弋阳、铅山二县界。又有径路,通浙江江山县。北溪出其下。”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》:云际岭“最高耸

  • 孙家桥塘

    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北二十二里孙桥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京山县西北有孙家桥塘。

  • 盘龙县

    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灌口镇 (今四川都江堰市)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卷6灌县: “李膺记云: 山土色黄,盘回有龙形,故曰盘龙。” 寻改为灌宁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

  • 刘普马驿

    在今山东禹城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禹城县:“刘普马驿,旧置于县西十五里。成化十一年,迁于县治南。”

  • 行台镇

    金置,属行唐县。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秦台乡。

  • 石牛

    在今广东云浮市西高村东北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万历中,副总兵陈璘“会他将朱文达攻破石牛、青水诸巢”,即此。在今广东省云浮市西高村东北。明万历中,官军攻破石牛、青水诸穴,即此。

  • 丰乐河

    ①亦名三汊河。源出安徽六安市南椿树岗,东流经肥西县南,在三汊镇与杭埠河汇合后入巢湖。清嘉庆《合肥县志》卷4:三河“一源出六安州太行山,至双沟入县境……又东二十里为丰乐河,又东二十里会南北诸水,至三汊镇

  • 尉犁县

    1914年改新平县置,属新疆阿克苏道。治所在孔雀河 (即今新疆尉犁县)。1920年改属焉耆道。1930年属焉耆行政区。后直属新疆省。(尉yù)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,南依塔克拉玛干大沙漠。属巴音郭楞

  • 许由山

    在今湖北当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当阳县“方山”条下:“县东十里有许由山。山顶平旷,沮水与玉泉山水会于其前,有泉曰洗耳溪。”即“箕山(2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