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岭南道

岭南道

①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为全国十道之一。辖境相当今广东、广西、海南三省区、云南南盘江以南及越南北部地区。开元二十一年 (733) 置岭南道采访处置使,治所在广州 (今广东广州市)。为十五道之一。以在五岭之南而名。乾元元年 (758)废,但作为地理区划一直沿用至五代。

②1914年依前南韶连道改置,属广东省。治曲江县 (今广东韶关市)。辖境约当今广东连山、连南、阳山、英德、翁源、始兴以北地区。1920年废。


(1)唐贞观十道、开元十五道之一。以在五岭之南得名。贞观元年(627年)置。开元时治广州(今广东广州市)。范围约当今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、云南省南盘江以南及越南北部地区。乾元元年(758年)废。但其作为地理区划直至五代仍被沿用。(2)1914年6月以清末南韶连道区域置,治曲江县(今广东韶关市)。属广东省。辖曲江、南雄、始兴、乐昌、仁化、乳源、英德、翁源、连县、阳山、连山等县。辖区约当今广东省连山、连南、阳山、英德、翁源等县市以北地区。1920年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泉

    即今福建连城县西南新泉乡。1931—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新泉县治此。

  • 罗禄洞

    亦作罗渌洞。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南、桂平县西北罗渌山。《明史· 广西土司》:嘉靖十八年(1539),征讨大藤峡瑶民,“右军万六千人,分四道,攻碧滩、罗渌上、中、下洞等巢”。

  • 中业岛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中业群礁的中部。面积约0.33平方公里,是南沙群岛第二大岛。中国渔民向称铁峙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帝都岛。1947年改称中业岛,为纪念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派遣前

  • 里水墟

    又名桃子堡。即今广东南海市北里水镇。明置金利巡司于此。康熙《南海县志》卷2:“里水墟在半冈堡。”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南海县西北有里水墟。

  • 养马坝

    即今云南大关县。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大关厅由今大关县西翠华镇老城徙治于此。1913年后为大关县治。

  • 陈莲县

    南齐置,属高兴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化州、廉江、遂溪等市县境。隋开皇时废。

  • 玳瑁洲

    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南海中东、西瑁洲。《清一统志 ·琼州府一》: 玳瑁洲 “在崖州。有大、小二洲。大洲在州东海中,小洲在州西海中。又有双洲门在洲东八里,双洲对峙,状如两扉”。

  • 好溪

    一名恶溪,亦名丽水。在今浙江省中南部。为瓯江支流。源出今浙江磐安县南大盘山,西南流经缙云县,在丽水市东南入大溪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处州丽水县:“东十里恶溪,多水怪,宣宗时刺史段成式有善政,水怪潜去,民

  • 陕西路

    北宋至道三年 (997) 置,为全国十五道之一。治所在京兆府 (今陕西西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和宁夏长城以南、秦岭川北及山西西南部、河南西北部、甘肃东南部地区。熙宁五年 (1072)分为永兴军,秦凤二

  • 刘庄店

    即今河南确山县东南四十二里刘庄镇。民国《确山县志》卷1:县东南有刘庄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