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宝沙
在今上海市宝山区北,崇明岛南长江中。将崇明岛南之江水分为南、北二水道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崇明县东南长江中有崇宝沙。后坍没江中。
在今上海市宝山区北,崇明岛南长江中。将崇明岛南之江水分为南、北二水道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崇明县东南长江中有崇宝沙。后坍没江中。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作龙蓬州。后废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茂州置,治所在汶山县 (在今四川茂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、汶川、北川等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茂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茂州置,治汶山县(今四川茂县)。辖境相
又称石壁墨刻。在今贵州都匀市东北角红叶山左之石壁上。《清一统志·都匀府》:石壁墨刻“在府城北。明张翀题镌曰:‘仁智之情,动静之理,栖此盘谷,饮此泉水”’。张翀,广西柳州人,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
在今四川三台县南郪江镇。古郪县遗址附近有汉代岩墓千座。东北郪江,沿江两旁山坡上,岩墓密如蜂房,有 “汉墓之乡” 的美誉。墓壁上有各类人兽浮雕,虽粗犷而生动。
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九溪卫 “马鬃岭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卫北有紫驼峰,西北有马颈峰,两峰对峙,夹索口镇,高险卓绝。”
明置,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北一百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76 罗田县 “岐岭关”条下: “其东北曰甕门关,在上岐岭,北抵固始县界。”
①明置,在今江西贵溪县东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时巡司移驻上清镇。②约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部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定海县: 管界寨在 “县西北六十里。宋曰水陆管界巡简寨,在县城内。嘉祐中迁澥浦上,改今名
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9楚州:“故仓城在山阳县。《元和郡县志》云:东南接州城。隋开皇初将伐陈,因旧城储蓄军粮有逾百万,迄于大业末常有积谷。隋乱荒废。”
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南四十五里富拉尔基镇。清末,中东铁路由此架桥渡嫩江。嫩江自此以下可通汽船,为交通四达繁盛之区。
治所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作“隣山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