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崇山

崇山

①在今河北涉县东南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8彰德府: 崇山,“金升涉县为崇州,以此山名。山头青翠,形如螺髻,又名青头山”。

②在今山西襄汾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襄陵县: 崇山 “一名卧龙山。顶有塔,俗名大尖山。山之西峤,亦曰卧龙冈。东南接曲沃、翼城,北接临汾、浮山,皆谓之分水岭。南北连亘,长二十余里”。

③在今江西崇义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崇义县: 崇山在 “城北半里。旧名岐山,耸拔特立。王守仁改为独秀峰,后又改今名。地多产茶及水竹”。

④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昔夏之兴也,融降于崇山。” 韦昭注: “融,祝融也;崇,崇高山也。夏居阳城,崇高所近。” 《太平御览》卷39“嵩山” 条引韦昭注曰: “崇、嵩字古通用,夏都阳城,嵩山在焉。”

⑤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。《大戴礼记·五帝德》: 舜 “放驩兜于崇山,以变南蛮”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 卷 183澧阳县: “有崇山,即放驩兜之所。”《清一统志》 谓崇山 “在永定县 (今张家界市) 西南”。

⑥在今湖南吉首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镇溪军民千户所:崇山在 “所 (今吉首市) 西六十里。蜿蜒高峻,山顶瀑布,声闻若雷。《志》 以为即舜放驩兜处。元置崇山卫于山下,明初改置崇山守御千户所,寻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卢戎

    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桓公十三年(前699),“及罗,罗与卢戎两军之”。

  • 灵关道

    ①古道路名。亦作零关道、灵山道。西汉武帝时开。自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岸,沿小相岭山脉东麓南行,经孙水河西转入安宁河,南至西昌市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通零关道,桥孙水,以通邛都。”即此。②亦作零关

  • 梁邹城

    在今山东邹平县北四十里孙镇。一说即今邹平县。初为梁邹县治,西晋永嘉后县废。东晋末南朝宋在此置戍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 (451),“青州民司马顺则自称晋室近属,聚众号齐王。梁邹戍主崔勳之

  • 大坝洪

    在今贵州黔西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:大坝洪“在清镇县西北一百五十里,入水西境内。明天启初,副将张彦方败贼,深入大坝洪冈岛,即此”。

  • 三官殿市

    即今湖北丹江口市南十里三官殿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均州东南有三官殿市。

  • 唐崖千户所

    元改唐崖长官司置,属四川南道宣慰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三十五里唐崖司镇。元末明玉珍改为宣抚司。

  • 甘肃路

    蒙古至元元年(1264)改宣化府置,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张掖、民乐、临泽、高台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青海祁连县等地。元至元八年(1271)改为甘州路。蒙古至元元年(1264年)升甘州置,治

  • 天仓墩

    即今甘肃金塔县东北天仓乡。明、清时驻兵戍守处。清梁份《秦边纪略》卷4:“天仓墩在(金塔寺堡,今金塔县)东北二百六十里。明时墩军,呼天仓军,名鬼门关。”

  • 隋水

    即今湖北广水市东之应山河。《水经·涢水注》: “隋水出隋郡永阳县东石龙山,西北流,南回,径永阳县西,历横尾山,即 《禹贡》 之陪尾山也。隋水又西南,入于涢。”

  • 四都市

    即今福建诏安县东北三十里四都镇。1919年《江西福建明细图》:福建诏安县东北有四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