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庆路
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崇庆府置。治所在晋原县 (今四川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市、新津县地。二十年 (1283) 改为崇庆州。
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崇庆府置,治晋原县(今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崇州、新津两市县地。属陕西四川行省。二十年改为崇庆州。
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崇庆府置。治所在晋原县 (今四川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市、新津县地。二十年 (1283) 改为崇庆州。
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崇庆府置,治晋原县(今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崇州、新津两市县地。属陕西四川行省。二十年改为崇庆州。
即斡儿寒河。今蒙古国鄂尔浑河。冯承钓 《西域地名》: 欧阳玄 《高昌偰氏家传》 作斡耳汗河。
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里八濛山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张飞传》: 魏将张郃 “别督诸军下巴西,欲徙其民于汉中,进军宕渠蒙头荡石,与飞相拒五十余日,飞率精卒万余人,从他道邀郃军交战,山道迮狭,前后不得相救,飞遂破
在今河南荥阳市东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惠王五年(前365),“与韩会宅阳”。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“宅阳故城一名北宅,在郑州荥阳县东南十七里。”
海中之十洲。汉东方朔《海内十洲记》载:“汉武帝既闻王母说,八方巨海之中,有祖洲、瀛洲、玄洲、炎洲、长洲、元洲、流洲、生洲、凤麟洲、聚窟洲。有此十洲,乃人迹稀绝处。”亦说指仙境。唐卢照邻《赠李荣道士》诗
在今陕西大荔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同州大荔县: 铁镰山,“ 《志》 云: 在州北二十五里沮水岸,土具黄、白、赤三色,其形如镰,因名”。
即今山东东明县南三十里东明集镇。亦曰南东明集。金时移东明县治此。
元置,治所在和林(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)。后改转运和林使司。
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飞越岭南。 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贞明元年 (915),“黎、雅蛮酋刘昌嗣、郝玄鉴、 杨师泰, 虽内属于唐, 受爵赏, 号㚋金堡三王,而潜通南诏,为之响导; 镇蜀者多文
①南朝梁置,属武建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。北周废入汉南县。②北周改沛县置,为石梁郡治。治所在今安徽天长市西三十里石梁镇。隋大业初改为永福县。唐武德七年(624)复名石梁县,贞观初废。③元至元十三年(
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蒙化府: “蔡阳河在城南。源出东山,流入阳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