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
元代西藏地名。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境。《汉藏史集》(藏文版)载:元朝设宣政院,在乌思(即前藏)置驿站七个,工为乌思七大驿站之一。
元代西藏地名。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境。《汉藏史集》(藏文版)载:元朝设宣政院,在乌思(即前藏)置驿站七个,工为乌思七大驿站之一。
北周文帝宇文泰的陵墓。在今陕西富平县北二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富平县:“后周文帝成陵,在县西北十五里。”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牛家庄(今辽宁昌图县西)。二十六年(1393)移治三万卫城(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)。清初废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牛家庄(今辽宁海城市西北牛
唐天复元年(901)改衣锦营置,即今浙江临安县城。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)升为安国衣锦军。
一名大青山。在今四川渠县东北。《后汉书·吴汉传》 李贤注: “宕渠,山名,因以名县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138渠州: “宕渠山一名大青山,在县东五十八里。《蜀都赋》: 外负铜梁于宕渠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
在今陕西平利县西七十余里。《明史·李自成传》:崇祯七年(1634),“自成等陷于兴安之车箱峡”。即此。
即今广东仁化、曲江二县境之锦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仁化县:“西北有吴竹岭,吴溪水出焉,下流为潼溪,入浈。”
在今陕西华县东南十五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郑县: “东南十五里有罗文渠,引小敷谷水,支分溉田,皆开元四年诏陕州刺史姜师度疏故渠,又立堤以捍水害。”
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岔沟河西大阳岔村。产金。民国《辑安县志》卷2:“大阳岔村在城西一百二十里。”
①在今安徽歙县西北,为黄山诸峰之一。唐李白有《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鹤峰旧店》诗。②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五里东江滨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9惠州: 白鹤峰“在归善县之北, 相传称惠阳为鹤岭者以白鹤名峰。皇朝绍兴中,
①即今河北昌黎县南饮马河。源出卢龙县溪谷中,南流径昌黎县大蒲河入海。民国 《昌黎县志》卷2: “蒲河,县东南二十五里,即蒲泊也。源出县东二十里海眼山,夹莲峰、樵夫诸山而下,经惠民场东西入海。”②即今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