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禳
藏语译称异名。今西藏阿里地区南部。古为羊同国属,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。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,治所在今普兰,为阿里三部之一。
藏语译称异名。今西藏阿里地区南部。古为羊同国属,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。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,治所在今普兰,为阿里三部之一。
在今湖南东安县北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81东安县:八十四渡山“山势重复,流水萦纡,经此山者,凡八十四渡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八十四渡山“在东安县(治今紫溪市镇)北一百五十里。山根迤逦不断四十余里,芦
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马江镇。唐为马江县治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东南马江镇。清嘉庆四年(1799年)于此设巡检司。
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桂林府二》: 金竹隘在 “天鹅、都利二山之间。明嘉靖初,建关门于此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北。明嘉靖初建关门于此。
在今四川新津县东三里五津。为北周时新津县城。《寰宇记》 卷75蜀州新津县: “李膺 《益州记》 云: 皁里江津之所,曰新津市。《周地图记》 云:闵帝元年于此立新津县。”
在今江西大余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 峰山城 “在大庾县北小溪城北十五里。《县志》,其人善弓弩。明正德中,王守仁选弩手从征瑶‘寇’,事平,民恐报复,筑城自卫”。明正德年间筑,在今江西省大余县北。
个碧铁路建设过程中,1918—1928年修筑了从云南个旧市北鸡街至临安(今建水县)的支线,1931—1934年又修通了临安至石屏(今石屏县)的支线。个碧至石屏干、支线合称个碧石铁路。全长175.5公里
即今青海省东部之青海湖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金城郡临羌县:“西北至塞外,有西王母石室,仙海盐池。”两汉、魏、晋又名鲜水海、西海、卑禾羌海、海,晋以后通称青海。古湖名。即今青
元置,即今湖南东安县(白牙市)东北高溪市。明改为驿。
即今上海市闵行区西北十里七宝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青浦县:北七宝镇“旧有南北二七宝寺,镇在其北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松江府二》:七宝镇“在青浦县东南四十五里,居华亭之东北,上海之西南,为三县分界
在今陕西省中部。源出耀县西北界,东南流经三原县西与冶谷河合,又东流至临潼县入渭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五丈渠水 “出云阳县石门山,谓之清水。东南流径黄嵚山西,又南入祋祤县,历原南出,谓之清水口”。《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