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滩镇
北宋置,属江津县。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南。
在重庆市铜梁县西部。面积91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滩,人口 2960。以临平滩河得名。清初建场。1919年置平滩镇,1951年改乡。1953年析置平滩、白鹤、高坪、华光、社济、骑尤、中乐七乡。1955年合并为平滩、白鹤、社济三乡。1958年平滩、白鹤、社济合并成立平滩公社,1961年又分建公社。1983年复乡,1989年建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及蚕茧、柑橘、辣椒等。有农机修理、面粉加工、缫丝等厂。公路通侣俸、小林、双山。
北宋置,属江津县。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南。
在重庆市铜梁县西部。面积91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滩,人口 2960。以临平滩河得名。清初建场。1919年置平滩镇,1951年改乡。1953年析置平滩、白鹤、高坪、华光、社济、骑尤、中乐七乡。1955年合并为平滩、白鹤、社济三乡。1958年平滩、白鹤、社济合并成立平滩公社,1961年又分建公社。1983年复乡,1989年建镇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及蚕茧、柑橘、辣椒等。有农机修理、面粉加工、缫丝等厂。公路通侣俸、小林、双山。
明洪武十一年 (1378) 置,属茂州卫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叠溪城。二十五年 (1392) 改为守御千户所。
即今湖南茶陵县东北二十五里腰陂水之西腰陂镇。明崇祯 《长沙府志》 作腰陂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茶陵州图作腰陂墟。
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白渠 “东南流谓之百尺沟,又东南径和城北”。即此城。
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 置,治所在酃县(今湖南衡阳市东)。以在湘水之东而命名。辖境相当今湖南衡东、攸县、茶陵、安仁、炎陵、常宁及衡阳市东部地区。东晋太元二十年 (395) 移治临烝县(今衡阳市)。
在今广东海丰县西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海丰县图有大安峒。
一作得马水关。明置,在今山西河曲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保德州: 保马水关 “有土城,周一里余。洪武九年置巡司于此”。
在今湖北武昌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6鄂州:八分山“在江夏东南四十里。高五十丈。有水南分流如八字。其旁有八分湖、八分院”。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部,东临京广铁路。因“有水分流如八字”,故名。旁有八分湖、
一名紫阳河。即今四川绵竹县西南射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绵竹县:三溪河“在县东北。源出紫岩山下,亦名射水河,下流入绵州罗江县界”。
在今福建龙岩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龙岩县:“三峰岭在县东百里。岭半有隘。”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隋昌县置,属定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邢邑。天宝元年 (742)改名陉邑县。②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益州 (后属彭州)。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。长寿二年 (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