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远县

平远县

①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)由广东之程乡、兴宁,福建之武平、上杭,江西之安远等县地析置,属江西赣州府。治所在林子营(今广东平远县北仁居镇)。四十二年还闽、赣地,止以兴宁、程乡地置县,属潮州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平远县:“以接壤于武平、安远,因名。”清属嘉应州。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54年迁大柘镇(即今平远县治)。

②清同治十二年(1873)置,属固原州。治所在下马关(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)。1913年改名镇戎县。

③1913年改平远州置,属贵州贵西道。治所即今贵州织金县。1914年因与广东省平远县重名,改名织金县。


(1)古旧县名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北下马关(平远)。属固原州。1914年因与广东、贵州两省平远县重名,改名镇戎县。(2)旧县名。1913年由平远州改置,治今贵州省织金县驻地城关镇。因与广东、甘肃两省平远县重名,1914年更名织金县。(3)今县名。在广东省东北部,邻接江西、福建两省。属梅州市。面积 1432 平方千米。人口25.1万。辖16镇。县人民政府驻大柘镇。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析闽之武平、上杭,赣之安远,粤之兴宁三邑边地并程乡县豪居都置县,治仁居,属江西赣州府。因介于平武、安远二县之间,各取一字名平远。亦有“平定远方”之意。嘉靖四十二年还闽、赣三县地,分程乡之义化、长田、石窟三都及兴宁大信一里入平远县,属潮州府。清初仍之。雍正十一年(1733年)改属嘉应州。1914年属潮循道。1920年属广东省。1949年属兴梅专区。1951年大信一里还归兴宁县,1952年并入蕉岭县,属粤东行政区。1954年复设县,迁治大柘镇。1959年并入兴宁县,属汕头专区。1961年恢复平远县,仍属汕头专区。1965年改属梅县专区,1970年属梅县地区,1988年改属梅州市。山地地形。地表起伏大,自北向南分属差干河、柚树河、石正河谷地。西北部的项山甑最高,海拔 1529.8 米。河短流急,富水力资源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稻、甘薯,还产花生、大豆、木薯、烟草、茶叶和水果。多马尾松、杉、荷、樟、毛竹等和油茶、油桐,为省重点用材林和油茶生产基地。特产香菇、黑木耳、锅笃茶、南台酒。矿产以铁、煤和石灰石储量较大。工业主要有液晶、电力、采煤、化学、机械、建材、林化、食品、造纸等。多小水电站,是全国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。205国道和平松、平三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石正凌风塔。南台山、五指石为旅游风景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怒勒峰

   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 怒勒峰 “在寻甸州东乞曲里。《州志》: 中有海,饶渔利,界连沾益州,乾夷居之。有六寨,曰沙必郎、曰折珰、曰则千、曰按羊、曰怒勒、曰纳龟”。

  • 十庙集

    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南三十六里老观乡。《阜南县文物志》载:明末清初称十庙集。后因每年正月十五,百姓都在此观看彩灯,故改今名。

  • 清风铺

   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下清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南平县: 清风铺 “在府东南九十里。又十里为武步铺。正统末,官军追败邓茂七余党于武步及清风铺,复截其舟二百于水口驿,通福州道是也”。在今福建省南平市东

  • 段庄

    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宁元年 (894),李克用攻幽州帅李匡筹,拔武州围新州,“李匡筹遣大将将步骑数万骑救新州,李克用选精兵逆战于段庄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。《资治通

  • 虎把希站

    又作忽把希站。明初改元胡鲁八兴站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格林河口至库穆苏之间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“虎把希站”。后废。

  • 素盖提卡

    清光绪十五年 (1889) 置,在今新疆皮山县南喀拉喀什河上游南岸苏盖提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9: 素盖提卡 “光绪十五年经莎车州潘署牧、叶城县黄署令禀请设卡于此”。

  • 白山镇

    ①唐吐番置,在今四川红原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80恭州,“北至吐蕃白山镇七十五里”。②即今广西马山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1思恩府:白山镇在“府北六十里。正德中,土目王受与田州土目卢苏合谋煽乱。嘉靖初,督臣

  • 北河堡

    北宋元丰三年(1080)置,属河州。在今甘肃临夏县境。金废。

  • 崿山

    一名鄂山。在今山西乡宁县东三十里。《隋书· 地理志》: 文城郡昌宁县有 “崿山”。即此。

  • 神亭

    在今江苏金坛市西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太史慈传》: 慈战败被执,“策即解缚,捉其手曰: ‘宁识神亭时邪?’”裴注: “ 《吴历》 云: 慈于神亭战败,为策所执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25延陵县: “古神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