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平陵县

平陵县

①西汉昭帝置,属右扶风。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十五里。三国魏改名始平县。

②西晋永兴元年(304)分永世县置,属义兴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溧阳县:平陵城“城南五里有平陵山,因名”。南朝宋元嘉九年(432)废。

③西晋改东平陵县置,属济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平陵城。北周废。

④隋义宁二年(618)置,属均州。治所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。大业初属武当郡。唐武德七年(624)废。

⑤唐武德元年(618)分栎阳县置,属雍州。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粟邑庙。二年(619)改名粟邑县。

⑥唐武德二年(619)置,为潭州治。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、故平陵县西北十五里。贞观元年(627)废潭州,县属齐州。十七年(643)改名全节县。


古县名。(1)春秋晋置,治今山西省交城县西南大陵庄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八年(前514年):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,“司马乌为平陵大夫”,即此。(2)西汉五陵县之一。汉昭帝筑陵置县,治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。属右扶风。三国魏黄初元年(220年)改名始平县。(3)西晋永嘉后改东平陵县置,治今山东省章丘市(明水镇)西。属济南郡。北齐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复置,为谭州治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谭州,县属齐州。十七年改全节县。(4)东晋置,治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北平陵山西。属丹阳郡。南朝宋元嘉九年(432年)废。(5)隋义宁二年(618年)置,治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。属武当郡。唐武德初属均州。七年(624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庙湾寨

    即今江苏阜宁县。《元史·董搏霄传》:至正十六年 (1356),“剿平北沙、庙湾、沙浦等寨”。清雍正九年 (1731) 于此置阜宁县。

  • 高场

    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北高场镇。清光绪 《叙州府志》 卷8宜宾县: 高家场在 “治西北七十里”。

  • 塔尔齐山

    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一百六十里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60: 塔尔齐山 “其上多铁。有水焉,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”。

  • 阖闾洲

    一名阖庐洲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大江中。《晋书·贺循传》: 东晋元帝初,江东草创,盗贼多有,贺循曰: “江中剧地惟有阖庐一处,地势险奥,亡逃所聚,特宜以重兵备戍。” 又 《周光传》: 太宁二年 (324)

  • 社首山

    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二里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周成王封泰山,禅社首。”《集解》:“应劭曰:山名。在博县。”山上有社首坛。唐高宗、玄宗,宋真宗皆禅于此。唐李白有《大猎赋》:“登封于泰山,篆德于社首。”古山

  • 徙多河

    亦作徒多河。即今新疆西南部叶尔羌河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喝盘陀 “治葱岭中,都城负徙多河”。此河在佛经中有私陀、私多、私他、斯陀、死多诸译。古水名。又作私陀、私多、私他、斯陀、死多、枲多。即今新疆维

  • 罗店镇

    又名罗溪、罗阳。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北罗店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太仓州一》 引 《江南通志》: 罗店镇 “元至正间创。近海殷富,市廛之盛埒南翔”。(1)在上海市宝山区陆境西部。面积49.7平方千米。人口5

  • 苑乡县

    十六国后赵置,属广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任县东北十八里。北魏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任县:苑乡城 “本汉南䜌县地, 后为闲厩之所, 谓之苑乡”。古县名。十六国后赵置,治今河北省任县东北。属襄

  • 陡沟河

    在今湖北老河口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光化县: 陡沟河在 “县南三十里,流入汉水”。

  • 顺圣川

    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北桑干河支流水沟口河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二》: 顺圣川 “延袤二百里,地多美刍,明时牧马于此”。即今河北省阳原县东北桑干河支流水沟口河。东西延袤二百余里,地多美刍,明代牧马于此。成化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