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南路
北宋开宝中置岭南转运使,又称广南路。治所在广州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、广西及海南三省区。端拱元年(988)分置广南西路、广南东路。
又称岭南路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年)置,治广州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。端拱元年(988年)分为东、西二路;至道三年(997年)划分十五路,定称为广南东路、广南西路。广南东路简称广东,辖今广东省大部,治广州;广南西路简称广西,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、海南省以及广东省部分地区,治桂州(今广西桂林市)。
北宋开宝中置岭南转运使,又称广南路。治所在广州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、广西及海南三省区。端拱元年(988)分置广南西路、广南东路。
又称岭南路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年)置,治广州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。端拱元年(988年)分为东、西二路;至道三年(997年)划分十五路,定称为广南东路、广南西路。广南东路简称广东,辖今广东省大部,治广州;广南西路简称广西,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、海南省以及广东省部分地区,治桂州(今广西桂林市)。
即今江西黎川县东五十里极高。宋、元、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又作散洋峪堡或山羊峪堡。明置,在今辽宁抚顺县东南三龙峪。明 《全辽志》 卷2: 险山堡有散洋峪台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: 散羊峪堡 “在清河堡西。嘉靖二十五年置,当鸦鹘关之冲”。
即今四川成都市东清泉镇。清嘉庆 《金堂县志》 卷2: 廖家场 “去城 (今城厢镇) 三十里”。
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五十里郝家屯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4南宫县图: 东南有郝屯。
在今贵州六枝特区东南西堡司东南五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安顺府西堡长官司: “东南有楚由洞山。” 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楚由洞“山高数仞,洞在山畔,深广百里”。
唐贞元十一年(795)置,由剑南西川节度使兼云南安抚使,管辖南诏统治境界。五代废。
即今江西修水县西六十八里司前乡。清置巡检于此,后移置渣津镇。
①在今山东莒县西。亦名沙河水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2 “沭水” 条下: “沙河首受西湖水,湖受黄华诸水,皆莒城西北群山泉潴为湖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 谓 “下流亦称坝水,南流入沭”。②在今四川忠
清置,在今广西贺县东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贺县东有龙水汛。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休传》:孙亮废孙琳,使孙楷、董朝迎休,“武卫将军恩行丞相事,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于永昌亭,筑宫,以武帐为便殿,设御座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