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南节度
唐南诏前期置,治所在开南城(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)。辖境东抵哀牢山,西至澜沧江,约当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直至境外。南诏后期废入银生节度。
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置,驻开南城(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开南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思茅市、景洪市和镇沅、景谷、普洱、勐海、勐腊等县,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部,及缅甸萨尔温江以东、泰国清莱、老挝北部至越南莱州地区。后并入银生节度。
唐南诏前期置,治所在开南城(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)。辖境东抵哀牢山,西至澜沧江,约当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直至境外。南诏后期废入银生节度。
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置,驻开南城(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开南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思茅市、景洪市和镇沅、景谷、普洱、勐海、勐腊等县,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部,及缅甸萨尔温江以东、泰国清莱、老挝北部至越南莱州地区。后并入银生节度。
即今辽宁辽阳县东南兰河。太子河支流。清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 卷25: 拉们河在 “ (凤凰) 城西北一百八十里。源出境内大黑山”,北流入太子。
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天水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秦州: “铁堂峡在天水废县东五里。汉姜维世居此峡,有铁堂庄,四山环抱。”
东魏兴和中侨置,为金门侨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。北齐废。
又名昂吉泺。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。周八十里,其水停积不流。自辽、金以来为飞放之地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抚州柔远县: “昂吉泺又名鸳鸯泺。” 又 《太祖纪》: 天辅六年 (1122),自泽州“次鸳鸯
1912年改明江厅置,属广西镇南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2年并入睦南县 (后改宁明县)。旧县名。1912年由明江厅改置,治明江(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)。1952年撤
在今河南商丘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商丘县:白沙渠“在府东。又有石梁渠,宋张亢知应天府治此二渠,民无水患”。
辽世宗置,属显州。治所在长庆县(今辽宁义县东南大凌河东王民屯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义县东南大凌河下游一带。金废为辽西镇。辽置,治长庆县(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)。金废为辽西镇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古洛阳城中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宁元年(301),“黄门将(赵王)伦自华林东门出,及太子荂皆还汶阳里第,遣甲士数千迎帝于金墉城”。胡三省注:“洛阳城是有汶阳里,伦私第在焉。”在今河南
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北谦六彝族乡。清设巡司于此。民国改设县佐。
即今广西临桂县西南四塘乡。清嘉庆《临桂县志》卷11:“四塘墟离城四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