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开州

开州

①西魏废帝二年(553)置,治所在东关郡新宁县(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沙坝场)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)移治周安郡西流县(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开江、开县及宣汉县东南地。隋大业二年(606)废。

②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万州置,治所在盛山县(后改开江县,今四川开县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盛山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开州。辖今四川开县地。元属夔州路。明洪武六年(1373)降为开县。

③金皇统四年(1144)改澶州置,治所在濮阳县(今河南濮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濮阳市和濮阳、清丰、长垣三县及山东莘县南部地。元属大名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)省濮阳县入州。清不领县。1913年改为开县。

④辽置,治所在开远县(今辽宁凤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凤城市及岫岩满族自治县地。金废。

⑤明崇祯四年(1631)置,属贵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开阳县。1913年改为开县。


(1)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置,治今四川省开江县东北沙坝场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年)移治今重庆市开县西北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万州复置,治盛山县(广德元年〔763年〕改开江县,今开县)。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开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盛山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开州。宋属夔州路。元废开江县入州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降为县。(2)辽置,治开远县(今辽宁凤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凤城、岫岩等市县以南至海,及朝鲜西北角地区。金废。(3)金皇统四年(1144年)改澶州置,治濮阳县(今河南濮阳市。明初省入州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濮阳、清丰、长垣等市县及范县西北部地。属大名府路。明属大名府,辖境略有缩减。清不辖县。1913年降为县。(4)明崇祯四年(1631年)以副宣慰洪边旧地置,治今贵州省开阳县。属贵阳府。清因之。1913年废州改为开县,1914年改名紫江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尾山

    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兰州:“龙尾山在州南三里。山形如龙尾,落黄河之壖。《志》云:即府北马寒山之支陇也。”清乾隆四十六年(1781)回民据此反清。事平,建四墩堡于上,与兰州城为犄角。

  • 焦溪店

    在今湖南浏阳市西北蕉溪乡北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 “渡头市” 条: “焦溪店市在 (浏阳)县北三十里。”

  • 桐寨铺

    即今河南唐河县西北桐寨铺镇。清乾隆 《唐县志》 卷 1 《集镇》: “桐寨铺,县西四十里。”

  • 保定巡抚

    明正统十年 (1445) 命侍郎巡抚保定等处,但尚未专设。成化八年 (1472) 从居庸关中分顺天巡抚地为两巡抚,其西巡抚保定等府,驻真定府(今河北正定县)。统辖保定、真定、河间、顺德、大名、广平六府

  • 平津亭

    在今湖南益阳市西北。《新五代史·楚世家·周行逢传》:五代周显德中,湖南叛将张文表自衡州取潭州,周保权将杨师璠讨之,“师璠至平津亭,文表出战,大败之”。即此。在今湖南省益阳市西北。北宋建隆三年(962年

  • 齐齐克里克岭

    在今新疆阿克陶县西南,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喀什噶尔》:齐齐克里克岭“在哈喇山东一百里,当孔道北”。

  • 蛇骨塔

    原名佛图寺塔。又名灵塔。在今云南大理市 (下关) 北六里,点苍山斜阳峰东麓阳平村旁。为正方形十三层密檐式砖塔,高30.7米,底层每边宽 4.5 米,顶有青铜塔刹。为南诏古塔。据 《南诏野史》 载:“唐

  • 甘河

    亦称旱河。即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南之甘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甘河“在布特哈西北五百二十里。源出西北兴安岭,东南流入嫩江”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3:甘河“在(嫩江)县西南(会口距县十五里), 自布西

  • 居巢侯国

    东汉改居巢县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北。后复为居巢县。东汉改居巢县置,治今安徽省桐城市南。晋复改为县。

  • 雅鲁藏布江

    曾称大金沙江、臧博楚。在今西藏南部。上游马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,东流纳拉喀藏布、年楚河、拉萨河等支流,经喜马拉雅山东端的珞渝地区南流入印度和孟加拉国境内,称布拉马普特拉河,下游注入孟加拉湾。清乾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