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张堰镇

张堰镇

本名张泾堰。俗称张堰。又名赤松里、留溪、张溪。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张堰镇。宋在此置堰,以捍柘湖入海之水。元设浦东场。明初置金山巡司及税课局于此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

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。面积35.1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堰,人口 7000。以宋代建有张泾堰,为“华亭十八堰”之一,故名。《宋史·河渠七》:“乾道二年(1166年),守臣孙大雅奏请,于诸港浦分作牐或斗门,及张泾堰两岸创筑月河,置一牐,其两柱金口基址,并以石为之,启闭以时,民赖其利。”镇以张泾堰为名。宋设课税局,明初设巡检司。清时设把总驻防。民国初称张堰市,1927年为乡,1929年为区。1935年分为留溪、钦明两镇,1946年又合并为张堰镇。1949年后为区,1951年为镇,1958年为公社,1962年复为镇。产稻、棉花、油菜籽,兼种西瓜。有电器、酿酒、丝织、服装等厂。松金等公路经此。有张堰公园。境西南有秦望山,高30.5米,有“秦山八景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老嘴

    即今湖北监利县东北五十二里周老咀镇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二》: 周老嘴集 “在监利县北、接安陆府潜江县界”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曾一度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。湘鄂西特委、省委、省苏维埃政府等均驻此

  • 泰来县

    1917年改泰来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在泰来溪 (今黑龙江省泰来县)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2: 泰来县 “土名泰来气屯”,故名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。1945年划归嫩江省,1949年复属

  • 石陂街

    即今福建浦城县西南石陂镇。清康熙二十年(1681)溪源巡司移驻于此。

  • 充国县

    西汉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西南六十里。一说在今南部县西北。东汉初废入阆中县。永元二年(90)分阆中县复置。西晋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。属巴郡。东汉初废,永元二年(90年)复

  • 开光郡

    北周保定二年(562)置,属银州。治所在开光县(今陕西榆林市东北安崖乡附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榆林市东北部和佳县西北部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置。治开光县(今陕西佳县西北)。

  • 狄道

    战国秦邑。即今甘肃临洮县。因在狄人所居地置,因名。后置为狄道县。秦置,治今甘肃省临洮县。为陇西郡治。《汉书·高后纪》:高后七年(前181年),“匈奴寇狄道,略二千余人”,即此。东汉改为狄道县。

  • 牧马堡

    明弘治十年 (1497) 置,属龙门所。即今河北赤城县东北三十里牧马堡。

  • 庆阳县

    1914年改安化县置,属甘肃泾原道。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旧县名。1914年改安化县置,治今甘肃省庆城县庆城镇。先后属陇东道、泾原道。1929年移治西峰,1940年复迁今庆城镇。1

  • 狭中

   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始皇三十七年 (前210),“至钱唐、临浙江,水波恶,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富阳县 “富春江” 条: 狭中渡 “水波恶处,今由钱塘渡西

  • 盘道岭

    在今辽宁灯塔东南。民国徐曦 《东 三省纪略》 卷8: 烟台煤矿有盘道岭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俄商 “租采华家洼、盘道岭、田家沟、尖山子、磨箕山等五矿。日俄战后,日人既将俄商所租之矿,悉行占据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