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诺国
故地或以为在今缅甸阿拉干。是唐时通天竺道路所经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10: “弥诺国、弥臣国,皆边海国也。”
故地或以为在今缅甸阿拉干。是唐时通天竺道路所经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10: “弥诺国、弥臣国,皆边海国也。”
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北上兴镇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二》:上兴埠镇“在溧阳县西北六十里。赴江宁者路必由此。明洪武初置巡司,嘉靖间废”。
一名㴲水。又名湡水。即今顺水河。源于今河北邢台市南百泉,东北经南和、任县,注入大陆津。《寰宇记》卷59邢州龙冈县:“百泉河在州东南八里,水自平地而出,其泉无数,故曰百泉。是澧河之上源也。
即五氏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邯郸县西。《左传》: 定公十年 (前500),“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”。杜注: “寒氏即五氏。”古邑名。又作五氏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。《左传》定公十年(前500年):
战国楚邑,在今湖南辰溪县西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朝发汪渚兮,夕宿辰阳。”即此。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南省辰溪县西南。因在辰水之北,故名(《水经注·沅水》)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朝发枉陼兮,夕
即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二十里青海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云南县: 青海子 “其地有金龙山,水出其下,一名青龙海子”。
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十里。《后汉书·西南夷传》:“哀牢夷者,其先有妇人名沙一,居于牢山。尝捕鱼水中,触沈木若有感,因怀妊,十月,产子男十人。后枕木化为龙,出水上。……九子见龙惊走,独小子不能去,背龙而坐,
源出今山西长子县西方山,西南流径沁水县入沁水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 秦川水 “出巨骏山东,带引众溪,积以成川。又西南径端氏县故城东。……其水南流,入于沁水”。
在今河北唐县西,唐河支流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马溺水“出上曲阳城东北马溺山,东北流径伏亭。马溺水又东流注于滱”。
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 (双城子) 附近,为绥芬河的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“绥芬河” 条下: “舒藩河,在 (宁古塔) 城东南五百余里。源出东南荒山,东南流入绥芬河。”
在今河北蔚县西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热水“出绫罗泽,泽际有热水亭,其水东北流注祁夷水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