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水
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城镇北之感恩河。隋置感恩县以此名。
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城镇北之感恩河。隋置感恩县以此名。
即今广东东莞市东企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企石营“在东莞县东六十里。明初置”。
①在今湖北蒲圻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: 黄葛山 “在蒲圻县东三十五里。上有黄柘湖,盈涸无定。《县志》: 葛洪遍游名山,至蒲圻丫髻山,距山十余里,复有山对峙,因栖其上。昔有黄真人居此,人遂称为黄山
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北一百五十里牛毛坞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宽甸县图:东北有牛毛坞。
即今山西安泽县治。1949年安泽县迁治于此。(1)在山西省安泽县中西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328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府城,人口 3020。自唐代起历为县治。1949年属安泽县一区,1
春秋时吴都(今江苏苏州市)正南门。《吴地记》:“(匠)门南三里有葑门、赤门,有赤将军坟。在蛇门东,陆无水道,故名赤门。”
1914年由西路道改置,属福建省。治龙岩县(今福建龙岩市)。辖境约当今福建宁化、明溪、清流、连城、漳平、华安、长泰、龙海以西地区。1928年废。1914年6月由西路道改名,治龙岩县(今福建龙岩市)。属
秦置,为济北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。《汉书·异姓诸侯王表》: 汉高帝元年 (前206),田安为济北王,“都博阳”。即此。汉以后称为博县。古县名。(1)秦以博邑置,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旧
即镇江府内子城。在今江苏镇江市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镇江府丹徒县 “京口” 条引 《城邑考》: “郡有子城,周六百三十步,即三国吴所筑,内外皆周甃以甓,号铁瓮城。晋郗鉴、王恭镇此,皆更为营缮。南唐末
在今山东兖州市城东南。本古兖州城楼。唐杜甫 《登兖州城楼》 诗有 “浮云连海岳” 句,故称岳云。后楼毁。人呼其故址为少陵台。
古时对楚地诸湖泊的泛称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:《子虚赋》曰:“臣闻楚有七泽,尝见其一,未睹其余也。”南朝宋颜延之《登巴陵城楼》诗:“三湘沦洞庭,七泽蔼荆牧。”古时对楚地诸湖泊的泛称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