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四川万县市西高升镇。清同治 《万县志》 卷8: “前二甲,高山坡五十里。”
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五里。峰峦叠耸,溪水绕流,为一邑奇观。山上建有三阳宫。唐武则天与群臣会饮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登封县:三阳宫“在县西二十里石淙山。武后圣历三年建, 自是数幸焉。长安四年毁”。古
在今台湾省新竹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凤山溪“在彰化县竹堑溪之北。《通志》:源发查内山,西流至小凤山埔入于海”。
在今福建福州市西郊怡山。原为南朝陈炼丹师王霸所居,唐贞元十二年(796)建冲虚观祀之。后废。咸通八年(867)延请大安禅师来此兴建清禅寺,旋改名延寿寺。五代唐长兴四年(933)改名长庆寺。俗称西禅寺。
即今四川西部之雅砻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四川行都司打冲河中前千户所:打冲河“在司治西,蛮名黑惠江,又名纳夷江”。
即今陕西延河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申山,“区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河”。
清道光二十年 (1804) 置,在今四川越西县北七十里保安藏族乡北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 同治末,越嶲彝族反,“前锋罗应旒出清溪,抚大树堡、左右王岭各土司,进驻保安”。即此。
即今云南安宁市西北十二里温泉。《清一统志 · 云南府》: 温泉 “亦名碧玉泉。一名汤池。《滇略》: 滇温泉至多,而州之碧玉泉为冠,四山壁立,中为石坎,飞泉注焉。白云时起,水底可拾针芥。明杨慎云: 温泉
即涨海。指今南海东部。《梁书·南海诸国传》:“又传扶南东界即大涨海。”
在今湖北房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房县“永清城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县南城外有庐陵王城。唐中宗废为庐陵王,迁房州时居此,因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