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虎亭汉墓
在今河南新密市城西南十二里绥水南岸台地上。1960—1961年发掘。东西两墓并列,土冢相连,结构相似,均用砖石筑成,墓室庞大。西墓画像石刻丰富,雕刻有迎宾、庖厨、烹饪、宴饮等图像。东墓墙壁和券顶用红、黄、绿、黑、白等颜色彩绘,题材丰富,画面宽广生动,线条流畅,其中以车骑出行、舞乐百戏图最为精致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在今河南新密市城西南十二里绥水南岸台地上。1960—1961年发掘。东西两墓并列,土冢相连,结构相似,均用砖石筑成,墓室庞大。西墓画像石刻丰富,雕刻有迎宾、庖厨、烹饪、宴饮等图像。东墓墙壁和券顶用红、黄、绿、黑、白等颜色彩绘,题材丰富,画面宽广生动,线条流畅,其中以车骑出行、舞乐百戏图最为精致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①东晋永和七年 (351) 析苍梧县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临允县 (今广东新兴县南)。南朝宋移治南兴县 (今新兴县东北),齐移治博林县 (今高要市西南),梁移治新兴县 (今新兴县)。隋开皇时废。②南朝梁承
明置,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。《皇明职方地图》 中卷甘肃镇边图有深沟堡。清有把总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: 深沟堡 “在高台县镇夷城南二十里黑河南,西至盐池堡四十里”。
亦作乜河大屯。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兴隆区。因濒尼叶赫河(也作乜河)得名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“正北迤东,距(宁古塔)城六十里乜河大屯,靖边军营及卡伦驻此。”
在今湖南邵阳市东区资水南岸砥柱矶上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3宝庆府:双清亭“在府城东五里江心石上。宋建。资、邵二水汇于下,故名”。1956年辟为双清公园。
在今云南富宁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广南府: 袪丕山 “在富州治西。形如石狮。昔土人结屋以避兵,名狮头寨”。
一名荇溪。在今安徽滁州市东。为清流河支流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2滁州: “菱溪在清流县。出永阳岭西,经皇道山下。欧阳修有 《菱溪石记》。本名荇溪,避杨行密嫌名改曰菱溪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9滁州: 菱
1930年收回威海卫后设置,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。治所即今山东威海市。1938年为日军侵占。1930年置,治今山东省威海市城区。1938年为日军侵占。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设威海卫行政办事处(县级)。1
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: 南日水寨 “在莆田县东南吉了之东,滨海。明洪武初置于南日山下,北遏南交湖井之冲,南阻湄洲岱屿之阨。景泰以后移于此,名仍其旧,而旧寨遂废”。在今福建省莆田市东
唐置,属江油县。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江油县: “有涪水关。”《方舆胜览》 卷70龙州: “十二关” 中涪水关 “距城一里”。
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成川、阳德之间。西晋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平安南道成川、阳德二郡之间。属乐浪郡。西晋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