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敦煌石室

敦煌石室

旧名莫高窟,俗名千佛洞。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十里鸣沙山东麓。清光绪庚子 (1900) 王(圆录) 道士在扫除积沙时,发现一石室 (藏经洞),内藏书卷极富,从西凉建初元年 (405) 至北宋至道元年 (995) 文物四万多件。除汉文外,有藏、梵、于阗、龟兹、粟特、突厥文等,其中手写本最多,也有雕板印刷及拓本,内容涉及经济文化多个领域。从1907年起,英人斯坦因、法人伯希和、日人桔瑞超、俄人鄂登堡、美人华尔纳等先后至此,择好者捆载而去。大量文物被盗窃后,残存仅八千余经卷、文献,藏于今北京图书馆。近人据伯希和所得本印行者,出版有 《敦煌石室遗书》、《鸣沙石室古佚书》 二种。莫高窟于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裴桥

    即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四十六里裴桥乡。清光绪 《永城县志》 卷15 《灾异志》: 咸丰三年 (1853)正月,“刘白鸭率百余人作乱于裴桥”。在今河南省永城市西南。清咸丰二年(1852年)亳州捻军首领刘白鸭

  • 泗州

    北周大象二年 (580) 改安州置,治所在宿预县 (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)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开元二十三年 (735) 徙治临淮县 (今江苏盱眙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宿

  • 常丰 (豐) 堰

    在今江苏盐城市至阜宁县间串场河东岸,为捍海堰的一段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山阳县: “有常丰堰,大历中,黜陟使李承置以溉田。” 今为范公堤北段。

  • 蒲吾县

    西汉置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平山县东南十五里蒲吾村。隋大业初省入井陉县。义宁初复置,属房山郡。唐初属井州,贞观元年 (627)废。古县名。西汉以故番吾邑置,治今河北省平山县西北(现已没入岗南水库)。

  • 大岩头山

    今浙江玉环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府平阳县:大岩头山“在县东南海中。《海防考》:倭贼自南麂、凤凰、霓奥、蒲岐 、楚门、玉环而来,俱经此山,巡哨最切”。

  • 白都讷副都统

    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)置,属宁古塔将军(吉林将军)。治所在白都讷城(今吉林松原市)。辖境相当今吉林松原、榆树二市地。嘉庆十五年(1810)于城又置伯都讷厅。宣统元年(1909)废。

  • 威信长官司

    明嘉靖五年 (1526) 置,属镇雄军民府。治所在母响寨 (今云南镇雄县东北六十八里母享镇),后迁治今云南威信县西北三十里卫靖司。清初废。明嘉靖五年(1526年)置,治今云南省威信县东南。属四川省镇雄

  • 甘思

    藏语的音译,亦作甘,康。大体上当今四川、云南藏族聚居区和西藏东境。

  • 白浮图城

   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里旧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昌平州:五代唐昌平县“徙于白浮图城”,即此。明景泰初徙昌平县于今治。

  • 南屏村

    旧名沙尾。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南屏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9: 香山县有南屏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