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北朝时蒲山国(皮山国)都城。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“蒲山国,故皮山国也,居皮城,在于阗南。”
西汉置,属上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。东汉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南。属上郡。东汉末废。
即今湖南新化县西南洋溪镇,临洋溪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: 洋溪市 “在新化县西南三十里”。
又称通天宫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中州路与定鼎路相交处的东北角。武则天垂拱四年 (688)毁乾元殿,改建明堂。据 《资治通鉴》 载: “明堂成,高二百九十四尺,方三百尺。凡三层: 下层法四时,各随方色; 中层
即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南清澜港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文昌县: 清澜港 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源出县东下场溪西,二处合流,至此与海潮相会而成港”。明置千户所于此。在今海南省文昌市清澜南。清于此设海口协把总防守
旧作杜渎镇市。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南七十六里杜桥镇。清康熙 《临海县志》 卷2: 城东北有涂下铺。
即今湖北襄阳县 (张湾镇) 东南黄龙镇。清设把总驻防。
在今浙江新昌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6越州剡县:天姥山“在县南八十里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6越州剡县引《后吴录》云:“剡县有天姥山,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。”故名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绍兴府:天姥山“在新昌东南
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分贵州卫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。永乐间改属贵州都司。清康熙二十六年 (1687) 废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置,治今贵州省贵阳市。属贵州都司。清康熙二十
唐永泰元年 (765) 置,属平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南靖安乡。后废。唐永泰元年(765年)置,治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南。后省军为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