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漕渠
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官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涟水县: “有新漕渠,南通淮,重拱四年开,以通海、沂、密等州。”
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官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涟水县: “有新漕渠,南通淮,重拱四年开,以通海、沂、密等州。”
①在今四川合川市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3合州石镜县: 巴子城“在县南五里”。明正德《四川志》卷13:合州巴子城“在治南五里。一名临江故城”。②即今四川万县市西南之武陵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武宁县:“汉临
即今河北深州市北唐奉乡。清 《畿辅舆地全图》 深州: 唐奉镇在 “州西北二十五里”。在河北省深州市西北部。面积85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唐奉,人口2350。传说唐代曾有凤落于此,故名唐凤,后
十六国后赵建,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邺县城西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“漳水又对赵氏临漳宫,宫在桑梓苑。”
西魏改东南阳郡置,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境。北周废。
①即汤山之温泉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三十里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上:“汤山在州东南三十里,有温泉可浴。《水经注》:㶟水又东温泉水注之,疑即此也。”②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温泉区。《元和志》
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三皇乡北桐木村。明属永宁州,置土巡司于此。(1)古镇名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西南桐木。明置巡检司于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江西省上栗县东北部。面积109平方千米。人口7.1万。
在今江西新干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吉州新淦县: 湓山 “在县东六十二里。环拥十二峰,上有紫元洞及王郭、浮邱三仙坛”。《清一统志·临江府》: 湓山 “山有十二峰。高十里,云出则雨”。
明洪武二年 (1369) 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二十营乡南。清废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置,在今安徽省凤阳县西南。清废。
唐武德二年(619)置,属万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通江县南广纳坝。《寰宇记》卷140通江县:“废广纳县在州(璧州)南五十里。……以县界广纳溪为名。”贞观元年(627)属璧州。天宝初属始宁郡,乾元初复属璧州。
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部。一说在今马来半岛南部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 “自日南障塞、徐闻、合浦船行可五月,有都元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