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馆镇
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三十里新管村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 卷3歙县 《镇寨》: “新馆镇在东三十里。”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二》: 新管镇 “宋初设官榷酒之所,后废”。
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三十里新管村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 卷3歙县 《镇寨》: “新馆镇在东三十里。”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二》: 新管镇 “宋初设官榷酒之所,后废”。
东晋末吐谷浑筑,在今青海贵德县南。《晋书·乞伏炽磐载记》: 东晋义熙九年 (413),“遣其龙骧乞伏智达、平东王松寿讨吐谷浑树洛干于浇河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十六国后凉吕光于此置浇河郡。北周置洮河郡、洮河
①西汉景帝五年 (前152) 改常山郡置,治所在真定县 (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平以南,曲阳、正定、藁城、赵县以西,内丘以北地区。元鼎三年 (前114) 复为常山郡。东汉永平十五年 (
即今河北海兴县治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盐山县图:东北有苏基镇。1965年于此设海兴县。在河北省海兴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09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苏基,人口2万。明永乐二年(
1929年析武都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白马关 (今甘肃康县东北云台镇)。1944年迁今县东南岸门口镇。1961年迁今治咀台镇。在甘肃省东南部、西汉水南岸,东及东南邻陕西省。属陇南市。面积2959平方千
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东南六十里。清置白岩汛,属归化厅。有守备把总驻防。
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乡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 田忌为齐将,“孙子谓田忌曰:‘重踵高宛’”。指此。古邑名。战国齐邑。即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镇。《战国策·齐策》:孙子曰:“军重踵高宛。”即此。
隋建,名药寺。唐改冲相寺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萧溪镇东北十里。明末毁,清康熙重建。寺后有定光岩摩岩造像及唐、宋题记三十多处。
即今江西崇义县南四十五里铅厂镇。明正德十四年 (1519) 置巡司于此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巧家县东部。铅厂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30。因清光绪年间在此办铅锌矿得名。产马铃薯、麦类、豆类等。为绵羊主产区。
在今江西上饶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岑阳岭“在上饶县南百里。岭势峥嵘,上侵云表,江闽自此分界”。岭有岑阳关。
清初建,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西北拉林镇。雍正三年 (1725) 设协领镇守。乾隆九年(1744) 改设副都统于此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2:拉林城 “以河名,即金史之涞流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