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山坪
在今四川平昌县东北岩口乡内。清道光《巴州志》卷1:方山“在州东三百二十里。山顶平旷,四面岩壁险峻。嘉庆元年十二月(白莲)教‘匪’罗其清踞方山坪作乱,事平改名永安坪”。
在今四川平昌县东北岩口乡内。清道光《巴州志》卷1:方山“在州东三百二十里。山顶平旷,四面岩壁险峻。嘉庆元年十二月(白莲)教‘匪’罗其清踞方山坪作乱,事平改名永安坪”。
在今湖北汉阳城区龟山东麓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 晴川阁 “在汉阳县东北五里。明知府范之箴建”。取唐崔颢 《黄鹤楼》 诗 “晴川历历汉阳树” 之句为名。在湖北省武汉市龟山东端禹功矶上,与蛇山矶头上的黄
一作蓼溪镇。即今湖南洞口县南三十四里花园乡。明于此置巡司。
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十里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 8: 资县东岩 “去摩岩五里,有唐明渡,以明皇所经矣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资州》: 唐明渡 “在州东十里。相传唐明皇幸蜀憩此,故名”。
①西周时周人称周故土以东之地为东土。《尚书·康诰》:“乃寡兄勗,肆汝小子封,在兹东土。”《国语·郑语》:“桓公为司徒,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。”注:“东土,陕以东也。”②佛教徒称中国为东土,盖对印度而言,
在今湖南宁远县南九疑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4道州: 高士岩 “在舜祠西二里间。旧名野猪岩,丘顺甫钦若改曰高士岩。昔有猎者见群豕,逐入岩不见,因得乐器一部,无为观道士以献之朝,事见唐王维贺表”。宋筑书院于
即今甘肃东南部藉河。源出甘谷县西南,东流经天水市入渭河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 卷174: 藉水“一名洋水,今名峄水”。
唐置,为羁縻归化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洛满乡古州村。北宋庆历四年(1044)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西北古州。为归化州治。北宋庆历中废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栖霞岭上。明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》 卷9: 栖霞洞 “穹然如夏屋,双石相倚为门闳,风从南来,谽谺而出,塞骨凄神,不可久伫,故暑游最胜”。即“七星岩(2)”。
即淅州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治所在内乡县 (今河南西峡县)。贞观八年 (634) 废。北魏置,治析阳郡(治今河南省西峡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西峡、内乡县一带。永安初改置淅州。
即青石关。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青州府: 青石冈 “在颜神镇西南。两山壁立,连亘数里,南走淮徐之道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