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易州

易州

隋开皇元年 (581) 置,治所即今河北易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8易州: “因州南十三里易水为名。” 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易县为州治。大业初改为上谷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名易州,天宝元年 (742) 又名上谷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名易州。唐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,安新、满城以北,南拒马河以西。辽以后屡有改变。元属保定路。明属保定府。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升为直隶州,属直隶省。辖境兼有今涞源、涞水两县地。1913年废为易县。境内有长城之险,为河北地区门户。五代、北宋初,常在此与契丹剧烈战争。明代与瓦刺等部相持,此地为节制紫荆诸关重镇。


隋开皇元年(581年)改南营州置,治今河北省易县。十六年置易县,为易州治。因境内易水得名。大业初改上谷郡。唐武德初改为易州。天宝、至德年间又曾改上谷郡。唐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内长城以南,安新、满城以北,南拒马河以西。辽后辖境屡变。清雍正时升为直隶州。1913年省本州为县。境有长城之险,为河北门户。五代、北宋初,常与契丹在此激战。明代与瓦剌等部相持,此地为节制紫荆诸关重镇。又以产佳墨著名于世,称为“易水法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贺兰都督府

    唐永徽四年 (653) 以契苾部置,属燕然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中戈壁省一带。总章二年 (699) 属安北都护府。后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贞观六年(632年)以铁勒契苾部置,治凉州(州治姑臧县,

  • 泽溪

   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贵阳府: 泽溪 “一作宅溪,有广济桥跨其上。天启初,王三善援会城,营于南门外坡上,又移宅溪,安邦彦远遁陆广河外”。

  • 真阳峡

    亦作浈阳峡。在今广东英德市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5英德府: 真阳峡 “在真阳东南百十五里。昔有樵者见飞仙于此。……元祐间,郡守廖君玉咏峡山。其警句云: ‘清水耳目中流水,壮客精神两岸山。’ 东坡

  • 迦底真城

    唐中曹国都城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。

  • 阿勒哈窝集

    在今黑龙江省双鸭市南、桦南县东,属完达山脉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阿勒哈窝集“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三十里”。

  • 黄花甸子

    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北黄花甸镇。清咸丰 《岫岩志略》 卷3凤凰城: 黄花甸在 “城西一百五十里”。

  • 西梁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信都国。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南三十里大车城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衡水“又径西梁县故城东,《地理风俗记》曰,扶柳县(按:在今冀州市西北二十八里扶柳城)西北五十里有西梁城故县也”。西汉宣帝

  • 北京

    ①十六国夏昌武元年(418),赫连勃勃于长安置南台,以统万城为北京。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②北魏孝文帝自平城迁都洛阳后,以旧都平城为北京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③唐天宝元年(742)改北都为北京。在今

  • 乌克尔河

    即今河北沽源县南之葫芦河。清乾隆《口北三厅志》卷2:乌可尔河“源出独石口北乌可尔老泉(即独石泉),西北流经察哈尔镶白旗界会随客河,西流注克勒泊”。

  • 宏静镇

    即弘静镇。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附近。王仲荦《北周地理志》卷1:“迴乐县有宏静镇。……按《隋图经》云,宏静县本汉城……后魏立宏静镇,徙关东汉人以充屯田,隋立为县”。即“弘静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