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昭觉寺

昭觉寺

①在今河南孟津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宝应元年 (762),仆固怀恩讨史朝义,“朝义悉其精兵十万救之,陈于昭觉寺,官军骤击之,杀伤甚众”,即此。

②唐建。初名建元寺,后改昭觉寺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北十里。唐、宋以来为成都市四大寺院之一。北宋黄休复 《益州名画录》 卷下: 唐画家张询 “中和年随驾到蜀,与昭觉寺休梦长老故交,遂依托焉。……画毕之日,遇僖宗皇帝驾幸兹寺,尽日叹赏”。明末寺毁。清康熙五年 (1666) 重建。今主要建筑有大雄殿、天王殿、先觉堂、圆觉殿等。


(1)在今河南省孟津县境内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宝应元年(762年),仆固怀恩讨史朝义,史朝义悉其精兵十万陈于此。(2)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郊。素有川西“第一丛林”之称。建于唐贞观年间,名建元寺,宣宗时赐名“昭觉”。宋代名六祖寺,崇宁年间佛果克勤(宋高宗赐号圆悟禅师)说法于寺,复名昭觉。南宋绍兴初年,敕改昭觉为禅林。明崇祯十七年(1644年)毁于兵火。清康熙二年(1663年)重修。殿宇规模宏大,林木葱茏,为成都著名古刹。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、八角亭、天王殿、先觉堂、圆觉殿、观音阁、涅槃堂、藏经楼以及圆悟禅师墓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浍交

    即今山西绛县东北三十四里大交镇。《水经·浍水注》: “浍水又西南与诸水合,谓之浍交。” 又 《魏书·地形志》 南绛郡: “治浍交川。” 皆此。

  • 应坝站

    元置,为水站。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白沙镇北。明废。

  • 冲相寺

    隋建,名药寺。唐改冲相寺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萧溪镇东北十里。明末毁,清康熙重建。寺后有定光岩摩岩造像及唐、宋题记三十多处。

  • 武康郡

    ①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阳安县 (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简阳市及金堂县部分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②东魏兴和中置,属汾州。治所在东多城 (今山西孝义市

  • 琦玕洞

    一名飞云洞。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回山上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“琦玕洞在西塞山之侧,元结自号琦玕子,本此。”

  • 卫阳山

   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开州:卫阳山“以在卫地之阳而名”。

  • 新安堡

    明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石城镇。明《辽东志》 卷3: 新安堡 “官军四百五十二员名,堡土山势临境,石岭儿、梁家峪可按伏”。

  • 三魁山

   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三魁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泰顺县:三魁山在“县南六十里。有东山、西章、中龟三峰,谓之三魁”。

  • 七门山

   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舒城县“云雾山”条下:“又七门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。山滨大溪下,有石洞如门者七,即七门堰之上源也。”

  • 琅槐县

    西汉置,属千乘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一百十里。东汉省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济水“东历琅槐县故城北。《地理风俗记》 曰: 博昌东北八十里有琅槐乡,故县也”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广饶县东北。属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