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晋昌郡

晋昌郡

①西晋元康五年 (295) 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冥安县 (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部、玉门市西部地。北周改为永兴郡。隋开皇初废。唐天宝初改瓜州为晋昌郡,乾元初复为瓜州。

②西晋元康中改新兴郡置,治所在九原县 (今山西忻州市)。后复为新兴郡。

③东晋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吉阳县 (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)。南朝宋末改为新兴郡。

④东晋置,治所在长乐县 (今陕西西乡县东古城子)。南朝宋废。齐复置,梁移治长乐县东阳村 (今石泉县)。后还治王水口,西魏改名魏昌郡。

⑤北魏置,治所在龙亭县 (今陕西洋县东龙亭镇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地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改为傥城郡。

⑥北周初改会稽郡置,属瓜州。治所在会稽县(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稍东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地。后武帝改为永兴郡。


(1)西晋元康中改新兴郡置,治九原县(今山西忻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忻州、五台、定襄、盂县等市县地。属并州。寻复名新兴郡。(2)西晋元康五年(295年)分敦煌、酒泉二郡置,治冥安县(今甘肃安西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至玉门市一带地区。属凉州。北魏初曾废为戍,末年复置,辖境缩小。北周武帝时改为永兴郡。(3)东晋置,治吉阳县(今湖北竹溪县西南)。为侨郡。南朝宋改名新兴郡。(4)东晋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东北左州镇。属晋兴郡。隋废。(5)东晋置,治王水口(今陕西石泉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石泉县西部地区。南朝宋废。齐时复置。梁时移治长乐县东阳村(今石泉县),旋迁回原治所。西魏时改魏昌郡。(6)北魏置,治龙亭县(今陕西洋县东龙亭镇)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洋县一带。属梁州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改为傥城郡。(7)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常乐县置,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锁阳城。属瓜州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楼山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归化县置,属隰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南十五里罢骨乡附近。大业初属龙泉郡。隋末废。唐武德六年 (623) 复置,属东和州,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

  • 富义盐井

    在今四川富顺县城内西南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江阳有富义盐井,以其出盐最多,商旅辐辏,百姓得其富饶,故名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3富义县: “富义盐井在县西南五十步。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。剑

  • 滨海县

    ①唐置,为羁縻州沃州治所。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(黄村) 东南三十里回城。②1942年5月革命根据地改潮南县置,治黄圩双套 (今江苏响水县南黄圩乡双套村)。以地处黄海之滨,故名。1949年隶苏北行署区,迁

  • 邛部长官司

    明永乐元年(1403)改邛部州置,属越巂卫。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改为宣抚司。五十二年(1713)改为长官司。雍正七年(1729)属越巂营。后废。明永乐元年(140

  • 君子泉

    在今湖北黄州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1黄州府:君子泉“宋通判孟震亨有贤德,时称孟君子。庭中有泉,苏轼因以名之”。

  • 峨眉原

    在今山西永济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蒲州: 峨眉原 “在州东五里。自西而东,绵亘逶迤,跨临晋猗氏之境”。

  • 广梁郡

    南朝梁绍泰元年(555)置,治所在石封县(今安徽广德县)。陈永定二年(558)改为陈留郡。《陈书·陈详传》:“高祖东征杜龛,详别下安吉、原乡、故鄣三县。龛平,以功授散骑侍郎、假节、雄信将军、青州刺史,

  • 齐都伯

    在今新疆阿图什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乌什》:齐都伯“在扎木必勒阿斯提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曹村

    ①即今安徽宿州市东北曹村镇。旧属萧县。清同治 《徐州府志》 萧县境图: 东南有曹家村圩,为往来要冲。②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十五里。即明之曹得墓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三》: “得本山西怀仁县人,永乐中以都督

  • 阳华宫

    即“艮岳’。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北隅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东京:“(艮)岳之正门名阳华,故亦号阳华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