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杨柳镇

杨柳镇

即湟里镇。今江苏武进县西南七十里湟里镇。


(1)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偏西南部。面积152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柳铺,人口 2390。古为宣城至泾县要道驿铺,以多杨柳得名。1961年设杨柳公社,1983年改乡,1992年置镇。2001年高桥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,盛产檫木。有制茶、家具、农机等厂。宣泾、宣溪公路交会于此。(2)在山东省泗水县西部、泗河北岸。面积57.1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柳村,人口 2400。清康熙年间官府在此立庄召民开荒种地,得村名官庄。乾隆年间以五圣堂前三棵大树更名为杨柳庄,后称杨柳。1950年属泗水县十区(柘沟),1952年属第八区,1955年属柘沟区。1956年属老泉乡和西柳乡。1958年分属共产主义公社和火箭公社,1960年改属柘沟公社。1962年置杨柳公社,1984年改为杨柳区,1986年为杨柳乡,1995年改为杨柳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苹果、桃等。有日用陶瓷、耐火材料、裘皮等厂。张华、杨柘公路经此。(3)在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东北部。面积115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柳圩,人口910。明末成圩,1942年前称旧圩。1943年称杨柳乡,1950年分置杨柳乡和方平乡。1961年置杨柳公社,1983年改区。1986年改设杨柳乡,1994年置镇。地处西江南岸低山丘陵区。主产稻、甘薯、蚕茧。特产“杨柳大冬瓜”。有砖瓦、农机修配等厂。有公路接324国道。西江通航。(4)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南部。面积32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柳,人口 2670。以驻地杨柳湾得名。1992年柑子、茫溪二乡合并置杨柳镇。盛产柑橘。有建筑、建材、制盐、水泥等业。213国道、内乐公路经此。茫溪河、涌斯江通航。(5)在四川省仁寿县西北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杨柳,人口 2890。以驻地名杨柳场得名。1951年为杨柳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5年置镇。有机砖、电瓶、酿酒等厂。场北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。通公路,黑龙潭水库通水泥船、机动船。古迹有大梁子山龙岩摩崖造像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涧镇

    即今陕西凤县东北龙口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二年(955),蜀将李廷珪“遣骑兵出斜谷,屯白涧”,即此。《九域志》卷3:凤州梁泉县有白涧镇。古镇名。即白涧城。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

  • 大谷

    一作太谷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太谷通其前。”东汉灵帝中平元年(184)置关于此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 注引《魏氏春秋》载曹植诗:“大谷何寥廓,山树郁苍苍。”晋潘岳《闲居赋》:

  • 金窟山

    在今江西金溪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9抚州: 金窟山 “在金溪县东。前有金窟,又有仙人麻鞋迹,宛然而存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 金窟山“高三百丈,周十五里,与银山相连。中有石窦,乃旧日采金之所”。

  • 留车圩

    即今江西寻乌县南留车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9: 长宁县南有留车墟。

  • 特洞寨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: 特洞寨 “在特洞山上。高数十仞,四面壁立,惟一径仅尺许,曲折而入,上有天池,虽旱不竭。其中平田数百亩,皆腴壤也”。

  • 八面通镇

    即今黑龙江省穆棱县。1930穆棱县迁治于此。在黑龙江省穆棱市北部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31平方千米。人口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八面通,人口2.4万。因四周多山,街区地势平坦,四通八达,故称八面通。194

  • 慈母山

    ①一名慈姥山。即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慈湖河口猫子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05当涂县: 慈母山“在县北七十里,临江,亦谓之慈姥山。《丹阳记》云,山生箫管竹。王褒 《洞箫赋》 云,原夫箫干之所生于江南之邱墟,即

  • 宜禄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郸城县南三十七里宜路镇。东汉初废。永元中复置。魏晋间废。②西魏废帝元年 (552) 改东阴槃县置,属新平郡。治所即今陕西长武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3宜禄县:“以县南临宜禄川

  • 孟店

    即今山东阳谷县治。北宋景德三年 (1006)阳谷县徙治于此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盐山县城南部。孟店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500。因孟氏在此开店得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及金丝小枣、鸭梨。有砖瓦厂。公路通县

  • 中敖镇

    即今四川大足县西北二十里中敖镇。清道光《大足县志》卷2:中鳌场“在县北二十里”。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北部。面积65.5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敖,人口4150。清嘉庆年间并中店、鳌鱼二场得名中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