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云南鹤庆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姜营。清有外委千总驻防。
即雍奴泽。邕,通雍。在今河北霸州市、永清、文安、大城及天津市静海县之间。《说文解字段注》: “ 《水经注》 释渔阳郡雍奴曰: 四方有水为雍,不流为奴。皆邕字之假借也。” 清时渐淤成陆。即“雍奴”。
①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合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岳池县东南七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38新明县: “以新被明化为邑之称。” 圣历三年 (700),因水害移治渠江西岸。北宋开宝二年 (969) 属广安军
①西汉元封五年 (前106) 置,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。东汉刘熙 《释名》 卷2: “益,阨也,所在之地险阨也。” 东汉应劭 《地理风俗记》 云: “疆壤益广,故名益州。” 辖境相当今四川折多山、云南怒
在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北星宿海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布呼吉鲁肯山“在黄河源鄂敦他拉,亦名枯尔坤。山脉自巴颜喀喇山东来,山之东麓即星宿海。有数峰,甚耸秀、故名”。
三国吴宫殿名。又称新宫。故址在建业城太初宫之西 (今江苏南京市鱼市街一带)。宝鼎二年 (267) 孙皓建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宝鼎二年 “夏六月,起显明宫 (即昭明宫),冬十二月,皓移居之”。
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万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达县西北江陵乡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入永穆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今四川省达州市境。属万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入永穆县。
金承安二年(1197)升黑河铺置,属全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,查干木伦河北岸都希苏木西北友好村。后改属临潢府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金承安二年(1197年)升黑河铺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东南。属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辽州。治所即今山西盂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3盂县: “原仇山,在县北三十里,……县取此山为名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改为盂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石艾县置
辽置,属西北路招讨司。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哈达桑古城址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边防城有“防州,刺史”。又“镇州,建安军,节度。本古可敦城。统和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。……渤海、女直、汉人配流之家七百余户,分居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