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源州
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桃源县置,属常德路。治所即湖南桃源县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桃源县。
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桃源县置,治今湖南省桃源县。属常德路。辖境相当今桃源县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降为桃源县。
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桃源县置,属常德路。治所即湖南桃源县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复改桃源县。
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桃源县置,治今湖南省桃源县。属常德路。辖境相当今桃源县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降为桃源县。
在今湖南安乡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澧州》:麻溢湖 “在安乡县北四十里文田村。相近有大滋、北伯、黄容等湖”。
在今云南洱源县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引 《水经注》: “罷谷之山,洱水出焉。” 又引 《浪穹县志》 曰: “其山崆峒,世传以为澜沧江伏流处。”
即今江西进贤县西北罗溪镇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 卷6: 罗溪市 “距 (进贤县) 城二十里”。
在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,黄浦江东。塘北有下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上海县:沈庄塘“在下沙浦北。嘉靖三十三年官军败倭贼于此”。
即赛音诺颜部左翼左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罕鄂尤特东南。
唐室韦部落之一。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哈拉哈河以西地带。《新唐书·室韦传》: “自 (俱伦)泊而东有移塞没部; 稍东有塞曷支部,最強部也,居啜河之阴。”
①金承安二年 (1197) 置,属宣德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镇西。元移治今怀安县东左卫镇,属宣德府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废。②明景泰三年 (1452) 分丽水县置,属处州府。治所即今浙江武
在今江苏无锡市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无锡县: 咸塘河 “南通五泻河,北入江阴界”。
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代宗纪》:贞元十七年 (801),“韦皋及吐蕃战于鹿危山,败之”。即此。
①西晋置,属新昌郡。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安沛县附近。南朝梁、陈间废。②即夷道县。今湖北枝城市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夷道县,“桓温父名彝,改曰西道”。《晋书·桓玄传》:“玄以豫章改封息升,桂阳郡公赐兄子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