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厂村
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二十一里梅厂镇。清乾隆 《武清县志》 卷1里社: 崔二里有梅厂村。
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二十一里梅厂镇。清乾隆 《武清县志》 卷1里社: 崔二里有梅厂村。
金建,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南山城镇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 收国二年 (1116) 五月,“阿徒罕破辽兵六万于照散城”。即此。即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。金收国二年(1116年),乌论石准大败辽军
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3普安县:“大剑水出县西四十九里空冢山下。”《明史·地理志》剑州:“北有大剑溪、小剑溪。”
即曹娥江之上游。《元和志》 卷26越州剡县: 剡溪 “出县西南,北流入上虞县界为上虞江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96越州剡县: 剡溪 “在县南一百五十步……即王子猷雪夜访戴逵之所也,亦名戴溪”。因水质宜制纸,
亦作古泥山、古宜山。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怀远县“九曲山”条内:“《志》云:县境有古尼山,峰峦环抱,岚气凝聚。”
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东、婺江东北岸。南朝齐隆昌元年(494)东阳太守沈约建。初名玄畅楼,唐时更名八咏楼。南宋李清照有《题八咏楼》诗。今楼系明万历时重建。旧称玄畅楼。在今浙江省金华市区西南隅。南朝齐隆昌初
明嘉靖二十九年 (1550) 置蓟州总督,次年改为蓟辽总督,为捍卫北京之军事重镇。三十三年 (1554),移驻密云县 (今北京市密云县)。辖顺天、保定、辽东三巡抚,相当今北京、天津两市及河北北部、辽宁
亦名清阳河。即今山东烟台市西之白洋河。又名内甲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东莱郡腄县:“有之罘山祠。居上(止)山,声洋(丹)水所出,东北入海。”
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昌州。治所在今山西蒲县西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
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五十里。汉、晋西鄂县治此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袭传》:东汉建安初年,太祖“以为西鄂长”。《水经·淯水注》:“淯水又东南径西鄂县故城东。”即此。
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单县南一里。西汉属山阳郡。东汉改为侯国,后复为县,属济阴郡。西晋后废。隋开皇六年 (586) 复置,属曹州。大业初属济阴郡。唐属宋州。五代唐为单州治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