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蔚山
今香港南大屿山梅窝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 南宋端宗赵昰避元兵曾驻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新安县 “梧桐山” 条内: “梅蔚山在县内百里大海中。《行朝录》: 景炎二年正月,南狩幸此。今有石殿遗址。”
古岛屿名。即今广东省深圳市南海中岛屿。南宋景炎二年(1277年)端宗赵昰避元兵曾驻此。
今香港南大屿山梅窝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 南宋端宗赵昰避元兵曾驻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新安县 “梧桐山” 条内: “梅蔚山在县内百里大海中。《行朝录》: 景炎二年正月,南狩幸此。今有石殿遗址。”
古岛屿名。即今广东省深圳市南海中岛屿。南宋景炎二年(1277年)端宗赵昰避元兵曾驻此。
唐武宗李炎的陵墓。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三十里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20三原县: 端陵 “在县东十里神泉乡张村,封内四十里”。唐武宗李炎墓。在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徐木乡境。
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北三塔集镇。清乾隆《阜阳县志》卷4:三塔集在“西南乡三十五里”。
明弘治十七年 (1504) 置,属宝庆府。治所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。清同治 《城步县志》 卷1: “步者水陆凑会之名,城者言有故城也。” 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56年设立城步
即嵩高山。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熊耳、外方、桐柏至于负尾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颍川郡崈高县:“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也。”(1)古山名。即今河南省登封市北嵩山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熊耳、
西晋咸宁五年(279)析云南县置,为云南郡治。治所在今云南宾川县境。东晋属云南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晋咸宁五年(279年)析云南县置。治今云南省宾川县南。属云南郡。南朝梁大宝后废。
唐天宝初改邵州置,治所在邵阳县(今湖南邵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冷水江以南资水流域。乾元初复改邵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邵州改置,治邵阳县(今湖南邵阳市)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邵州。
即古雪山门关。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其宗东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丽江府》: 金沙江 “入府境西北边界之塔城关东,又东南经巨甸汛东”。
即大藤峡。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武宣县:“东南有大藤峡,后名永通峡。”
宋置,属剑浦县。即今福建南平市西北黄墩。明废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辽州。治所即今山西盂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3盂县: “原仇山,在县北三十里,……县取此山为名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改为盂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石艾县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