椹川村
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 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广东省遂溪县西椹川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置巡检司于此。
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 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广东省遂溪县西椹川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置巡检司于此。
即今内蒙古化德县城。本康保县地,1934年于此置化德设治局,1947年改为新明县。1949年改为化德县。
元至元二十六年 (1289) 置,属和曲州,为武定路治。治所在今云南武定县东七里旧城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武定府南甸县: “旧名洟陬笼,又名瀼甸,讹曰南甸。” 明为武定府治。嘉靖末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二
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南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台骀,汾神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40太原县:台骀泽“在县南十里,即晋泽也。旧为晋水汇流处,蒲鱼所钟”。今泽已湮涸。
即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五峰岩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7广德州:五花岩山“在州城北七十里。横列五峰,高三百丈许。最高峰顶有白佛祠,石壁上刊天宝年号”。
南朝宋建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6鄂州:头陀寺“在清远门外,黄鹄山上。宋大明五年建。自南齐王中作寺碑,遂为古今名刹。黄太史诗有:‘头陀全盛时,宫殿梯空级’之句”。
在今云南施甸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施甸长官司:当归山“在司(旧治)西北二十五里,产当归”。
在今山西天镇县东北约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桦门堡 “在新平东二十里,万历九年设,十九年增修,周不及一里”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东。民国时,藏有古碑八十余种以魏碑最多,秦汉砖亦有数十万,并有岳武穆行书数方。
明永乐七年 (1409) 置,直隶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。后废。明永乐中置,治今河北省涿州市。属后军都督府。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省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北京西路和云南路口南京大学宿舍内。原是明代鹰扬卫驻地,曾名鹰扬营,后改名北阴阳营。遗址邻近鼓楼岗西侧,是一座高约5米的土墩,面积7100平方米。1955—1958年间四次发掘,发掘面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