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孤山南麓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圣因寺“在钱塘县孤山南。即江浙臣民所建圣祖仁皇帝行宫。雍正五年改寺”。寺内文澜阁庋藏《四库全书》一部。
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。《苏轼诗集》卷1《夜泊牛口》诗云:“日落江雾生,系舟宿牛口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0叙州府宜宾县“汶川驿”条下:“牛口水驿在府西北六十里。”在今湖北省秭归县西北。明、清设巡检司于此。
南宋绍定四年 (1231) 改盱眙军置,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为招信路。南宋绍定四年(1231年)改盱眙军置,治盱眙县(今属江苏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盱眙县、安徽省天长市地。
即今河南鄢陵县西南三十里只乐乡。明嘉靖《鄢陵县志》卷2《镇店》:“只乐店,在西营南保。”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仁爱礁西北14海里。为一椭圆形环礁。退潮时大部分出露,礁湖平均水深25米。南与西南分别有两个礁门,故中国渔民向称双门或双沙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恶礁。1947年改名美济礁
在今四川德昌县东南金沙傈僳族乡。民国 《西昌县志》 卷1: 铁匠房在 “治南一百六十里”。
即今广西西南之左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太平府崇善县: “南有府前江,即丽江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卷85太平府: 府前江 “绕府城东、南、西三面。发源广源州,合七源州水,历龙州、下思明,会崇善县水,流至府前
①金明昌三年 (1192) 以春市场置,属抚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巴音塔拉乡土城子村。元为集宁路治。明废。②1922年改平地泉招垦局置,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。治所即今内蒙古集宁市。因以其
今山东莱芜市南牟汶河。出莱芜市东古牟县南,西流至泰安东入汶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“汶出牟县故城西南阜下,俗谓之胡卢堆。《淮南子》曰:汶出弗其。高诱曰:山名也。或斯阜矣。俗谓是水为牟汶也。”见“五汶”。
即大漠。今蒙古国南部与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、巴彦淖尔盟、锡林郭勒盟北部交界地区的戈壁大沙漠。又称大漠。即今蒙古高原大沙漠,斜亘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之间。《北史·魏太祖纪》:登国六年(391年),